大公產品

首頁 > 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 > 正文

洛陽教育博物館開館 600余珍貴試卷可了解科舉考試

時間:2019-10-16 13:52:04來源:洛陽晚報

  模擬科舉考試場景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科舉考試作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考試,是文人們的人生大事。古代科舉考試的院試、鄉試、會試、殿試試卷長啥樣?近日,洛陽市新建行業博物館——教育博物館在洛陽理工學院開館,館藏的600余份珍貴試卷為您揭開謎底。

  600余份試卷讓人眼前一亮

  教育博物館由洛陽理工學院和白河書齋藏書博物館聯合創辦,位於洛陽理工學院開元校區圖書館三樓。

  博物館入口

  該博物館共分為教育起源、諸子百家、秦漢南北朝、科舉制度、科舉考試、新學教育六大展區,數千件明清時期的教育文獻見證了中國教育發展史。

  龍門書院王新元院試課卷、汝南書院馬啟元院試考卷、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林東郊鄉試朱卷、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殿試試卷……該博物館展品為晁氏藏書家族後裔晁會元悉心收藏,其中科舉考試展區的600余份殿試、會試、鄉試、課試試卷讓人眼前一亮。

  木雕版

  「這些試卷字里行間洋溢着古代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是研究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等的寶庫。因為紙質文獻很難保存,科舉考試試卷比較難得,這些試卷有的是晁氏藏書家族歷代所藏,有的是通過多種途徑購買收藏的。」該博物館館長、洛陽理工學院講座教授晁會元說。

  在展櫃中,有一份光緒十二年的殿試試卷,書寫非常工整。還有25冊的《盛氏家族學生課卷墨本》,就是書院的小考考題,大部分為道光年間的原始考卷,其中23冊為課卷,收錄八股文作品660篇、詩賦200余篇,上面有修改和批語。

  另一份清光緒年間汝南書院廩(lǐn)生馬啟元的考卷,當時考試成績為超等第八名。試卷小楷書寫,頗見書法功底。

  有趣的是,該展區還展出了一件科舉考試考生夾帶,用白絹雙面書寫,團起來體積很小。晁會元說,這種夾帶專門用老鼠尾巴上的硬毛做成毛筆,可以寫很細小的字,書寫用的墨水為特制油性墨水,寫在絹上不會洇開。

  這些古籍很珍貴

  《孟子》《論語》《詩經》《禮記》……在該博物館的中間展櫃內,一套《十三經注疏》引人注目。晁會元介紹,《十三經注疏》是我國古代士子必讀之書,在歷史上為經學的教科書,版本非常多。該版本為明萬歷年間北京國子監為學生刻印的書,南京翰林院藏書,非常珍貴。

  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為明萬歷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金陵胡承龍刻明重修本《本草綱目》,這是國內發現的第三部金陵本(《本草綱目》的祖本),已入選第三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晁會元說,儘管該書為私人收藏,但為了保護這部書,國家圖書館曾派10名專家,耗費4年時間,用明代的老紙,為晁會元無償修復了這部珍貴古籍。晁會元說,該醫學教育重典目前被調至國家典籍博物館「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大展」展出。展覽結束後,將回到教育博物館展出。

  第六展區新學教育,展出了河南大學的前身「河南留美預備學校」相關的教科書《萬國史綱目》多卷;還有1907年的偃師縣師範練習所的系列石印本教材,如《單級教授法》《兒童訓育法》《小學校管理法》等,這些教學方法從日本引進,為研究早期師範教育提供了資料。

  這個「寶庫」期待進一步打開

  洛陽理工學院院長劉國際介紹,中國教育史源遠流長,河洛文化是中國古代教育發展的重要源泉之一。夏代開中國國家教育的先河,周公制禮作樂奠定傳統教育內容的核心,東漢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國立大學。老子、孔子、鬼谷子、韓愈、邵雍、程頤、程顥等著名教育家,皆與河洛文化密不可分。作為洛陽的高等院校,應有傳播、弘揚中國古代教育文化的擔當。教育博物館將傳承寶貴的文化遺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晁會元介紹,雖然目前國內少數城市建立了教育博物館和教育專題博物館,但整體上呈現中國教育傳統和中國教育全貌的、綜合性的國家級教育博物館還是空白,該博物館的成立將為此提供有益嘗試和探索。

  「這些教育文物古籍內容豐富,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先人的智慧和汗水,承載着中華文明的教育傳統,可謂一座豐富的教育寶庫。希望更多的專家、學者加入,進行課題研究。」洛陽民俗博物館館長王支援說。

  教育博物館開放時間:工作日9時至11時、15時至17時。觀眾可憑身份證入館免費參觀。(洛陽晚報記者 常書香 通訊員 王勤 王艷/文 洛陽晚報記者 劉冰/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