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旅資訊 > 正文

三星堆再驚天下 金面具重現人間

時間:2021-03-22 11:47:56來源:大公報

3月20日,在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現場,考古人員在3號「祭祀坑」內工作。\新華社

  「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20日,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重大考古發現之一」的三星堆遺址再有驚人發現:新發現的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已出土金面具殘片、巨青銅面具、精美牙雕殘件等重要文物500余,其新發現的更重大意義在於實證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發展模式。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指出,三星堆遺址考古成果充分體現了古蜀文明、長江文化對中華文明的重要貢獻,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發展模式的重要實物例證。

  三星堆遺址自1929年發現、1934年葛維漢的首次發掘以來,經過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的多次考古調查,遺址基本情況已大致清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三星堆遺址工作站站長雷雨表示,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三星堆遺址相繼新發現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

  雷雨說,新發現六座「祭祀坑」平面均為長方形,規模在3.5至20平方米之間,與1986年發掘的1、2號坑共同分布於三星堆城牆與南城牆之間的三星堆台地東部。8個坑的周圍尤其是西側,還分布與祭祀活動有關的圓形小坑、矩形溝槽和大型溝槽式建築等遺跡。

  頂尊跪坐人銅像或成國寶

  目前,3、4、5、6號坑內已發掘至器物層,7號和8號坑正在發掘坑內填土,現已出土金面具殘片、精美牙雕殘件、玉琮等重要文物500餘件。其中,5號坑出土的黃金面具,比1、2號坑出土的金面具更厚重,不需要任何支撐,就可獨自立起來。這半張面具寬約23厘米、高約28厘米,推測整個面具完整重量可能超過500克。考古工作者表示,若能發現完整的黃金面具,這不僅將是國內發現的同時期最大的黃金面具,還將是國內發現的同時期最重的金器。

  而3號坑尚未完全出土的頂尊跪坐人銅像,可能是未來的國寶級文物。雷雨說,頂尊跪坐人銅像表現了古蜀人將中原地區青銅文化為我所用、進行天馬行空改造的風格。

  雷雨表示,多年來對三星堆遺址的考古發掘,揭示出三星堆文化與中原地區夏商文化的密切關係,也確立了三星堆遺址是長江上游延續時間最長的先秦時期遺址的地位。

  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指出,三星堆遺址考古成果充分體現了古蜀文明、長江文化對中華文明的重要貢獻,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發展模式的重要實物例證。

  下月有望展示文物修復過程

  在「考古中國」重大項目三星堆遺址考古成果新聞通氣會上,三星堆博物館黨組書記、常務副館長朱家透露,隨着6個「祭祀坑」文物的發掘,三星堆博物館將把文物修復工作跟展示相結合,預計今年4月,三星堆文保中心將作為開放式的文物修復館對外開放,「大家可以在看到『上新』文物的修復過程。」同時,三星堆博物館還將籌建新館,已面向全球徵集方案,並從57家國內外頂級設計團隊中選出3家。「進行方案最後評定,今年將正式開工建設新館。」

  透視象牙祭祀習俗「萌芽期」

  「三星堆新一輪的考古發現,會影響四川考古、中國考古乃至世界考古。」20日在成都召開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工作進展會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孫華表示,隨着三星堆祭祀區新一輪的考古發現,有助於解決三星堆所處年代、遺址性質等懸而未決的學術問題。

  「此次考古發掘完整揭示了可能是三星堆祭祀神廟的遺存。」在孫華看來,三星堆是古蜀文明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環節,要完整認識三星堆,必須放之於古蜀文明發展過程中去認識、研究。

  事實上,此次發掘出的文物中,就能看到古蜀文明的傳承。其中最受矚目的金面具殘片,與金沙遺址的金面具在造型上極其相似,印證了兩個遺址一脈相承的文化淵源。而三星堆再度發現大量象牙和部分象牙雕刻件,也意味着使用象牙祭祀的習俗,從三星堆時期便已開始,到金沙時期(約前1250至前650年)形成鼎盛。

  有專家表示,三星堆大型建築及祭祀區的確認,特別是新發掘露頭的立人像、金面具等各類出土文物,進一步豐富了三星堆遺址的文化內涵,對於研究三星堆遺址的聚落結構、社會形態等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展示古蜀文明獨特性、創造性,反映了與國內其他古文明的緊密聯繫,與世界古文明的交流互鑒,更彰顯古蜀文明作為中華文明組成部分的重要地位,為研究中華文明「多元一體」起源發展提供典型實證。

 
  證3000年前古蜀人走出成都平原交流

  有撰稿人認為,三星堆遺址發掘的種種跡象表明,三星堆古城可能曾有龐大的宗廟,容納古蜀國珍貴的青銅器、玉器,也是舉行重大祭祀儀式的場所。而出土的青銅器,除了有天馬行空的幻想,也有與外界的交流。

  20日下午,《中國國家地理》專欄撰稿人蕭易在成都發布新書《尋蜀記:從考古看四川》,書中對四川4000餘年的歷史作了梳理,三星堆遺址亦在其中。

  「三星堆出土文物雖然頗為神秘,但如青銅尊、青銅罍等卻能看到商文化的元素,應該蜀地工匠模仿中原青銅器製作的。」蕭易認為,這意味着3000多年前,極富探索意識的古蜀人就已經走出成都平原,積極與外界交流,在從商文明中吸取精華的同時,又自成一體。

  「大家都覺得三星堆兩個祭祀坑裏出土了幾百件青銅器,太震撼了。沒有想到35年後還有另外六個祭祀坑的發掘,我前段時間剛好去參觀了發掘現場,出土的文物將更加補充大家對三星堆文化的認識。」蕭易說,從寶墩遺址、三星堆遺址再到金沙遺址,成都平原的考古序列得以更加完善,把成都平原考古推向另一個高潮。

  大公報記者 向芸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