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旅資訊 > 正文

圖書館出動「故事大使」引導兒童 拆解「喜閱」的秘密與樂趣

時間:2020-09-16 17:38:13來源:香港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茜)時代的高速發展會讓人不自覺忽略掉一些慢節奏的事物,但幸福感的產生卻往往是從這些細節中流淌出來的。閱讀這件緩慢的事情在人的漫長一生中佔據的分量無須贅述,給人帶來的精神力量亦不容小覷,愛閱讀的人心中都有一座小房子,那裏裝着星辰大海和想像的翅膀。從前消遣匱乏,人們將閱讀看作娛樂,古人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生人瘋狂地熱愛閱讀,可惜近兩代人卻將閱讀當成苦差一件。也許愛上閱讀的這顆種子並不能沒頭沒腦憑空播下,從不識一字的稚童時期便需要有好的引導,從而一步步邁向閱讀的廣闊天地,這顆種子的播種人「故事大使」順應誕生。

  最近香港公共圖書館推出「共享.喜閱新時代 喜閱密碼@LIBRARY」閱讀推廣活動,其中「故事大使訓練計劃」在去年已經令不少參與者從朗讀和表演上掌握講故事的技巧,為聆聽者提供更好的聽故事體驗。今年此計劃繼續推行,希望更多有心人加入其中,拆解「喜閱」的秘密及發掘無限的閱讀樂趣。

  大學生銀髮族愛書族當義工

  為了在社區進一步推廣閱讀,香港公共圖書館今年再啟動計劃,招募家長、青少年、大學生、銀髮族和愛書人士成為義工,參與「故事大使訓練計劃2020」,義工經培訓及評核後可於圖書館舉辦的活動中演繹故事,藉以增強其自信心。圖書館請來中英劇團兼具舞台經驗及開辦兒童戲劇教育的表演者,分享選擇讀本的要訣和講故事技巧,講解如何運用表情和形體動作令故事更具感染力,以生動有趣的演繹方式讓聽眾專注及互動,掌握聲線運用帶動觀眾情緒和控制場面等。通過面試的人士需要參加三節共八小時的訓練課程,通過一系列的戲劇知識,增強朗讀、表演技巧及提高自己的表達信心。

  課堂完結前,學員需演繹一段自選故事,由導師作即場評核,課程亦包括由義務工作發展局講解義務工作的價值、意義、責任和態度、服務對象的需要及注意事項。完成課程的大使,將參與公共圖書館的活動,到學校、社區圖書館和社會機構為兒童演繹故事,或到長者中心為銀髮族伴讀,從而累積實踐經驗,為未來「故事大使」的活動作更好的準備。

  戲劇導師打開三歲孩童世界觀

  黃翰貞是中英劇團的戲劇導師,在2019年的故事大使訓練計劃中,便已經擔任導師,而一開始面對這個工作項目的時候,她覺得很為難:「我本來在劇團中的工作主要是面對幼兒學生,而此次則是要教成年人去表演,將兒童當成觀眾。」黃老師認為對於兒童和成人來說,教學方式大相徑庭,「實在不知道怎麼用技巧去組織教綱。」但是,她知道成人一定比起幼兒來說更加慢熱,於是決定用戲劇遊戲的方式,令參與者首先融入講故事的演出氛圍中,再學習用生動的語言表達方式及肢體去演繹出一個故事,「大部分的學員都是很勇敢,勇於用新的方式去講故事。」黃老師說,儘管一開始以為是個難題,但開始之後,發覺比自己想像中更加有趣和輕鬆。

  去年參與這個項目的時候,黃翰貞發現訓練計劃雖然可以增進參與者的講述、演繹能力,但是她認為還是缺乏去挑選繪本的能力,「事實上,繪本中的故事大人已經習以為常,但是用全新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才能獲得全新的感受。」她說,「我們要學着去打開一個三歲小朋友的眼睛,才能知道小朋友真正的需求和喜好是什麼。」

  在2020年的「故事大使訓練計劃」中,黃老師會為自己的教授過程加上小練習,幫助成年人重新去開發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另外,我也會着重於增加傳遞自己對文字和圖畫的關係這方面的體會。」她強調講故事並非只是將書面文字傳達出來的過程,最重要是文字中傳遞的情緒和感覺,「雖然不同於真正的表演,但也有默劇的元素在內。」黃老師說,「是一個從平面到立體的過程,所以即便是已經非常有朗讀經驗的人,也會覺得很有趣。」

  在去年的訓練計劃中,黃老師稱不僅能夠幫助別人,對自己來說也是一個增進的過程:「在實踐的這個期間同時也令到自己重組了講故事的概念和技巧。」對於今年的招募計劃,黃老師鼓勵大家參與,她說:「今年的氣氛很壓抑,所以嘗試學習一件新的事物已經是增值自己,在參與的過程中,可以舒展身心,體會到自己的價值。」

  幼師教學相長找到閱讀樂趣

  「故事大使訓練計劃」於2019年第三季試行推出時反應理想,成功培訓45位故事大使,他們分別於「樂在社區閱繽紛—『喜』動圖書館」和「香港圖書館節」中演繹故事,現場觀眾的笑聲和即時反應頓成大使們再接再厲和追求進步的原動力。經驗大使今年再下一城,即將免費參加進階提升課程,學習如何加強幼兒對閱讀的興趣、認識繪本的特點與價值和故事演繹技巧等,以提升其演繹故事的信心。

  張凱彤是2019年「故事大使訓練計劃」的學員之一,她是一名幼教專業的學生,希望在訓練計劃中增進自己的朗讀技巧,為未來的工作增值。「我本身就是一個很喜歡小朋友的人,在工作的過程中已經覺得能夠將一個故事用豐富的形式講給他們聽,讓他們從中感受到快樂的氣氛,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她說道。

  事實上,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對於朗讀出來的故事,是有同樣的感受的,「書本是字面的表達,那種閱讀感受是很平面的,但是參與了這個訓練計劃後,我覺得除了肢體語言的運用,音調上的技巧亦相當重要。」她回憶當初上課期間有學院用兒歌的形式講故事,利用聲線介紹憤怒的感覺,「情緒其實用字面表達是很抽象的,但是故事有機會被朗讀出來,這種感受就立刻變得明顯和能被輕易接收到。」

  張凱彤自小便對閱讀有濃厚興趣,但是家人在生活的疲憊下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講故事給她聽,對她來說,這是每一刻都發生在香港的情況,「香港人太忙碌了,其實所有人都知道閱讀書本是好的興趣,但未必會耐心參與小朋友的閱讀時光。」她在完成訓練計劃後參與了「樂在社區閱繽紛——『喜』動圖書館」,在實踐中將自己的訓練結果帶給小朋友,看着他們聆聽時的開心笑顏,非常有滿足感。

  「小朋友看書不是做功課,不是為了什麼目的,而是可以在這件事中找到樂趣。」張凱彤說道。

  期盼增加閱讀相關活動

  趙偉華退休前從事的工作要面對智力有障礙的人士,他明白面對解讀存在一定障礙的時候,是需要更多的力量去輔助他們的理解和觀感,「對於一般健全人士、成年人來說,閱讀、記憶都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對象是小朋友,我認為表演的存在對於記憶整個故事是很重要的。」趙偉華在退休之後沒有間斷過參與義工活動,他曾參與「平和號-抗賭巡邏艦」活動,巡遊長達90天,而在去年的「故事大使訓練計劃」中,他亦積極參加,並在後續的香港圖書館節2019中加入講故事的行列,為小朋友朗讀故事。

  「在培訓計劃中最能受益的就是表演這部分,因為繪聲繪色對於表達一個故事是很重要的。」他覺得在參與這個培訓過程中,讓自己的表達能力增強,更加完整地將一個故事帶給兒童,「美中不足的是參與的次數太少了。」趙偉華希望能在不同的社區、學校等,增加更多的機會,讓「聽故事」這件事成為香港小朋友的一項自然的日常活動。

  引導讓小朋友愛上故事

  目前從事於民政事務局工作的陳培玲從小便對圖書館有深厚的情感,她曾經在圖書館短暫工作過,一直很留戀那種被書本包圍的氣氛。當她還在學生時代時,便兼職做過幼稚園的助教,對講故事這件事充滿了興趣,「那時候覺得自己能讓小朋友愛上故事、將閱讀培養成興趣,已經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她認為每一個小朋友的興趣愛好都是需要引導的,而閱讀這個習慣更是如此,「有時候對於大人來說只是舉手之勞的小事,但從小朋友的眼光看來,卻是舉足輕重的開始。」她去年參與培訓計劃,認為某程度上接受了不少的技巧性訓練。

  「講故事這件事情很容易可以實現,但是因為圖書館將它變成一個活動,而現場除了很多人參與,有一定的氣氛外,亦能夠配合工具,和聽眾產生一定程度的互動,這能夠加深故事的渲染性。」她在接受培訓計劃的過程中萌生了一種微妙的感受,「閱讀雖然看上去是一件不起眼的事情,但其實從選擇不同的書籍,到一個小朋友從中接受到的各種信息,都是一門學問。」陳培玲說道:「小朋友需要引導,我們就是引導的人。」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