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行城市故事 > 正文

【恆大清思】旅行不只食買玩

時間:2019-11-01 11:29:39來源:香港文匯報

  港人平日工作繁忙,生活壓力大,不少人趁假期時外出旅遊,舒展身心。旅遊的形式多樣。有人喜歡捧着封面亮麗的旅遊書「食買玩」,有人喜歡享受陽光與海灘,亦有人喜歡漫步博物館,認識當地的歷史文化,筆者則獨愛穿梭於山野之間,享受大自然美景所營造的一種獨特的精神境界。

  不少老一輩的人將旅遊簡單看成「玩」,其眼光未免流於狹隘淺陋。傳統中國文化雖然主張人積極向上,唐代名儒韓愈《進學解》謂「業精於勤,荒於嬉」,但沒有視旅遊為「嬉戲」。事實上,先秦道家思想就有「遊」的觀念,其哲學內涵豐富,其中一點,即通過置身於自然之中,感悟天地萬物的精神氣息,達到人的心境與大自然合而為一,讓人的精神馳騁於天地之間,得到精神的自由。

  《莊子》便用到「遊心」、「遊無窮」、「遊乎四海之外」、「遊乎天地之一氣」來表達這種超越形體的心靈解脫。

  根據《莊子》的說法,要「上與造物者遊」,得到真正的快樂,便需要放下心中所有的掛累,所以《莊子》哲學中有「忘」這個觀念,認為人生需要做到「離形去智」,把私慾、巧智棄掉,忘記自己作為人的本相,才可以「遊」。當然,莊子所論非針對旅遊而言,但其中的哲理,卻能用於說明傳統文化對「遊」的態度。

  六朝時有謝靈運的山水詩、唐代柳宗元的山水遊記,無不藉着詠山寫水,抒發遊歷於自然之間,忘形出神之樂,當中柳氏《始得西山宴遊記》寫作者遊覽西山景色時「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可見作者認為卸下現實世界給予的心靈包袱,將自己的精神完全投入欣賞眼前的景致,才是真正的「遊」。

  筆者早年經常到內地各處遊覽,鍾情探索鮮為人知的秘境。回想起一次遊歷康區亞丁,當時連由稻城縣城連接亞丁的路仍未修好,售票入口還只是一張簡陋的木製桌子,我與友人徒步數小時到營地過夜,翌日跟着陌生的藏人轉山,三大神山被皚皚白雪覆蓋,五色海的湖水在陽光折射下泛出不同的色彩。

  沿途人煙稀少,除了偶爾聽到友人對美景的讚嘆外,筆者的確能在無言的寧謐下與山水木石對坐而笑,真正明白那種非筆墨可形容、唯親歷其境方可體會的「心凝形釋」之境界。如今當地已開發成配套設施完備的旅遊「景區」,不知有多少人能在聒噪的人聲中悟得「遊」的真諦。

  ■蘇澤民 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講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