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行城市故事 > 正文

劉文新:一生只做一件事 用心做好茶

時間:2019-01-03 17:00:39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訊(李輝)1972年6月,在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素有「北大荒」之稱的肖王鄉肖王村,一戶姓劉的農家喜得貴子,取名文新。然而誰也未曾想到,時至今日,「文新」一詞在一部分人眼中已經成為了一種茶葉的代名詞,有時候,這兩個字甚至代表着一項產業、一種精神。

  貧困磨煉意志

  劉文新自幼家境非常貧困,一家九口人,擠在三間土坯房里。1989年冬天,家里實在沒有能力供他上學了,在父親的嘆息聲和母親的淚光中,他不得不輟學外出。臨走時,母親用顫抖的手塞給他全家人省吃儉用省下的300塊錢。

  「那時我在心里發誓,我一定要對得起那300塊錢,我一定要出人頭地,我一定要給父母爭光。」說到那些往事,劉文新說話的口脗帶着傷感,卻流露出一種堅定的豪氣。

  初來乍到,劉文新對信陽這個城市充滿了憧憬,他用母親給他的300元錢作本錢開始賣雞蛋。那時候的雞蛋生意利潤很薄,買一個雞蛋還賺不到一分錢。當天的雞蛋賣不完的時候,他就在車站票房或別人屋檐下趴在雞蛋籃上打個盹。幾番折騰下來,到過年的時候,除掉吃住,幾乎所剩無幾。

  「我一直都覺得,命運就掌握在我自己的手里,就看我自己怎麼把握了。」劉文新的鬥志不是那麼容易被消磨的。

  那時候,劉文新的一個姐夫在做茶葉生意。在偶然的接觸中,劉文新察覺到市場上的信陽毛尖很緊俏,茶葉的利潤要遠遠大於雞蛋的利潤,這激起了他對茶葉生意的濃厚興趣。

  最開始,劉文新象很多茶葉小販一樣, 每天凌晨兩三點鍾就趕到30公里外的大山茶區,穿梭于茶葉批發市場,翻山越嶺到茶園和茶農家中看茶樣,然後再趕回市區把收購來的茶葉出售。

  和周圍的賣茶人站在一起,十七八歲的劉文新又小又瘦,總是被周圍的人擠在最後面,看起來毫不起眼。可是他的眼神里流露出的質朴單純和幾分堅定的神情,卻往往能打動賣茶的客人。令劉文新感到欣慰的是,他以前賣幾筐雞蛋才能賺到的錢,而現在賣一斤茶葉就可以得到。這為他鼓起了繼續走下去的勇氣。

  「其實我的出生地並不產茶,決定做茶葉時還不知道茶葉是什么概念,當時主要是不願再過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不想再過那種貧窮的日子。想要在城市里打下一個新天地。那時最大的願望是在信陽市能有自己的房子,哪怕是十幾、二十幾平米就足夠了。」

  那時候的日子過的很艱難,冬天里沒有錢買襪子、買毛褲。衣着單薄的劉文新照常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中,他的雙腳經常被凍腫。劉每天晚上回到租住的小屋, 都要用掰開的辣椒泡水洗腳,否則就疼得睡不着覺。

  「那時候也沒覺得怎麼苦,心里只有一種激情和衝勁。因為我知道我必須忍受,否則面臨的就是回農村。」可能純粹是為了求生存,劉文新忍受了艱難跋涉。

  第一年下來,他賺了300塊。錢雖然不多,但是那種喜悅卻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大年三十晚上,他騎車跑回了距市區33公里之外的老家,親手把錢交給父母,卻只呆了一天就返回市區。為了他的茶,他一刻都不能放鬆。

  也許是困難的家境,也許是坎坷的經歷,磨煉出劉文新堅忍不拔的意志,這也成為了他戰勝各種艱難和挑戰的法寶。

  1992年信陽建了座茶葉市場。市場的第一家店租金是每個月500元,劉文新看中了這個店舖,想咬咬牙想租下來。「一年賺一萬多,可是店舖租金加上各項開支每月要一千多,如果把舖租下來,我可能賠的血本無歸。」劉文新心理盤算。

  他揣着兜里省吃儉用攢的一萬塊錢,考慮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把店舖租了下來。在別人還在擺地攤的時候,劉文新在那間不到二十平米的房子里開始了他的門面經營:前面是櫃枱,中間是貨櫃,后面支個煤爐生火做飯。

  「雖然有點累,但是生意很紅火,每天過的很充實很自信,當年就賺了幾萬塊錢。」也許就在當時,劉文新練就了他洞悉市場的能力。

  勇立潮頭興茶業

  1994年底,劉文新花38000元買了一間房子,鋪上地板磚,買了豪華沙發和辦公桌,用來做剛成立的文新茶庄的辦公室。「有了茶庄有了辦公室就有了底氣。客戶看見文新茶庄像樣的辦公室,就會覺得公司有實力,生意就很容易談成,而且都是大買賣。在茶庄時主要是以零售為主,一天賣一百多斤,最好的時候一天賣了六千多斤。能把生意做成這樣,也許很多人都不相信,現在回想起來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而且我知道我再也不用回農村了,我在城市里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了。」劉文新說。

  當劉文新在他那間辦公室里呆了兩年之后,他發現信陽毛尖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法保鮮,很多商家都不敢買進四五十塊一斤的茶葉,因為一旦售不出次年就會出斑。於是劉文新裝了信陽第一個專業保鮮庫,把沒人敢經營的茶葉裝滿冷庫,等到大家的高端茶賣完了,只能到文新茶庄來批發。

  「我保鮮起來的茶葉,質量好,葉綠色青,別處沒有。價格雖然比原來的高出一倍但還是一售而空。」劉文新自豪的說。

  賺了錢之后,劉文新又投資了36萬購置了門面房。由於他經銷的全是地道的大山毛尖,湯清色綠,味道醇厚,再加上價格公道,質量可靠,生意越做越大。他還聘請全國著名的茶葉專家作為公司的高級顧問,使「文新毛尖茶」的風味、質量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在與國外、國內茶區和知名茶人的交往中,劉文新敏銳地了解到,許多市民對茶藝、茶道、茶俗、茶聯、茶歌之類的茶文化了解並不多。他認為茶文化是茶葉經濟騰飛的翅膀,沒有文化做底蘊的信陽毛尖是沒有前途的。於是劉文新先後投資2200多萬元,在信陽市創辦了首家典雅別致、集文化娛樂與品茗休閑為一體的文新茶藝館,大大推動了信陽毛尖茶文化的發展。

  經過幾年開發,「文新」牌主導產品達到23個系列100多個品種,並結出了纍纍碩果:1997年在中國國際茶葉展覽會上榮獲金獎;1999年被省政府列為「省重點保護產品」;2001年被評為中國A級綠色食品,填補了信陽毛尖無綠色食品標誌的空白;2002年取得中國農業科學院有機茶認證;2003年被評為河南省著名商標和河南省免檢產品,榮獲河南省名牌農產品稱號;2004年文新公司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及QS認證。2005年獲得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QS)認證;2006年被評為中國名牌農產品;2007年獲得第二屆世界綠茶大會最高金獎等榮譽稱號,2007年榮獲日本世界綠茶大會榮膺最高金獎,2010年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2013年榮獲得河南省「省長質量獎」,成為省內唯一獲此殊榮的茶葉企業;2015年在米蘭世博會上,更是一舉獲得「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駱駝獎」,並成為上合峰會的唯一提供用茶;2016年成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2018年,文新茶葉作為河南特產亮相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活動。

  劉文新是信陽第一個用自己名字命名茶葉的人。時至今日,文新公司下轄已有四個分公司、並建成了兩個大型茶葉加工基地。基地加工廠內設備先進齊全,生產流程嚴格按照分級、攤放、殺青、揉捻、理條、提香等一系列複雜的信陽毛尖制作流程進行操作,文新茶葉實現了信陽毛尖在品牌化、標準化、綠色化和產業化軌道上的跨越式發展。

  目前,劉文新正在做一件事,大力發展茶旅遊業,在有「茶王之鄉」美譽的溮河港興建了「文新茶村」,旅遊區集美食品鑒、民俗觀賞、親子遊樂、茶葉採摘、休閑度假,安居療養等功能于一體,能吸引遊客來這裏,並留得住,通過信陽毛尖手工技藝展示、信陽菜的品鑒、茶藝表演等項目,使遊客能充分的感受和欣賞信陽茶文化的獨特魅力,彰顯信陽的民風、民俗和民智,讓更多的人了解信陽,喜歡信陽!

  誰謂茶苦 其甘如薺

  「淮南茶,信陽第一」,這是宋代文豪蘇東坡在品嘗過信陽毛尖之后的讚譽;1915年一舉奪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新中國成立后信陽毛尖被譽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1990年榮升國家金質獎;1991年被杭州首屆國際茶文化節授予「中國茶文化名茶」稱號。信陽毛尖似乎一路風光。

  然而,現實情況是信陽毛尖這一名茶卻未能成為名牌,品牌效應遠遜于中國其他名茶,甚至還沒走出河南,與其歷史的悠久和輝煌形成了強烈反差。信陽毛尖的的榮譽很多,品質公認的好,獲得很多獎勵,其綜合指標均超過其他品牌,可現在它在十大名茶中比其他品牌的知名度都要低,是何緣由?

  信陽毛尖由於是一個公益性的品牌,許多信陽當地的茶場,用一些粗制濫造的茶葉以次充好,而其他茶的宣傳力度大,而且注重包裝。面對這樣一個興極一時的品牌,卻在不規範的市場競爭中,逐漸沉淪了。

  「這是任何一個有志與信陽當地產業的人,都不會心甘的事情。」劉文新在說這句話的同時也開始了他的名茶復興之路。

  怎樣能夠在當地的各個名茶市場中打造出一個能夠證明毛尖品質的品牌呢?於是,劉文新開始扎扎實實的經營他的「文新」品牌。他將文新的品牌與天然的信陽毛尖的品牌結合了起來。究其品牌內涵的核心,那就是「品質和責任」。

  劉文新的過人之處還在於他能夠讓文新茶葉集團順勢順時的把握住市場的主流,借助媒體的力量廣為宣傳,借助品牌的效應產生影響。同時在文新茶的包裝上也奇招頻出,創意連連。他在茶葉宣傳和包裝上也實行了多元化,用他自己的形象作商標的主體,配上了極為大氣的「心容天下」四個字在配上代表茶葉的綠色背景,讓人不禁眼前一亮。這些讓文新茶葉在眾多茶場圍繞蠅頭小利的爭奪中迅速脫穎而出,成為一個專注打造精品的企業。

  「我們把責任作為我們公司內心的力量;品質為我們公司發展的前提;包裝和品牌以及自有品牌的營造則是我們公司在市場上殺敵制勝的武器。」劉文新說得很大氣,但也很真誠。

  劉文新給自己做過定位,那就是「茶是我的生命,茶是我的事業,我一生只做一件事兒,那就是用心做好茶,所以我們做茶專業,做業專注」。

  「做生意其實就是在經營人,不是經營生意。把人經營好了生意自然就成功。」在這麼多年里,劉文新的成功也許就在於他把人經營好了。為茶農增收是回報社會,讓大家喝上好茶同樣是回報社會。劉文新說,商人更要懂得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以情待人、以情感人、以情動人。

  「我不只是做茶,最主要是做精神。我的企業精神就是我的精神,永不言敗,執著。」劉文新用一杯茶給我們講了一種精神。

  如今,文新公司成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龍頭企業。經營天地寬了,劉文新追求的目標更高了。為了給自己「充電」,他擠出時間不斷學習,先後攻讀了鄭大EMBA和北大光華管理學院EMBA,他說文新人就應該有一種精神,那就是「勤奮好學,激情實干」!

  自1997年以來,劉文新也先後榮獲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農民、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標兵,並連續當選第十二屆、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但這些並不是劉文新的追求,「茶是我的生命,茶是我的事業,我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用心做好茶,所以我們做茶專業,做業專注」,劉文新再次道出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和信仰。

  (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