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行城市故事 > 正文

梅山島的故事

時間:2019-01-02 08:29:38來源:大公報

 梅山島位於寧波東部,以島建鄉,二○一五年前稱梅山鄉,其後改為梅山街道,這裏土壤肥沃、物產豐富,是寧波市唯一保留的海洋濕地島嶼。

  第一次踏訪梅山島是在剛進入千禧年,梅山保稅港區正式成立之時,通往島上的第一座大橋梅山大橋剛剛竣工,我們一行來自香港的寧波人后代幾乎是第一批通過大橋抵達梅山島的客人。

  這群寧波后代當中有好幾個都是在國外留學長大的,對寧波都比較陌生,更別說梅山島了,就是我們的上一代人也未曾踏足過這個小島。記得那天中午,我們在梅山吃了一頓便餐,菜式簡樸,都是當地的各色小海鮮和農民自己養殖的家禽與種植的蔬菜蔬果。家鄉風味讓常年居住在國外及香港地區的寧波二代們變得活躍起來,紛紛從三言兩語到暢所欲言。

  梅山島在過去幾年的變化真可以用「滄海桑田」來形容。經朋友介紹,我認識了生於一九七五年的王力濤,就職於北侖電視台,他在梅山長大、生活、工作,對梅山島的感情很深。與他交談,可以從他口中了解過去三十年來家鄉的變化及對他們生活的影響。

  改革開放之前,梅山島上的島民主要以種植棉花為業,王力濤的父親在當地的棉花加工廠工作,後來還擔任了廠長。在王力濤幼年的腦海裏,棉花加工是島上最重要的產業,周邊的郭巨、上陽和白峰等地也種植棉花,通過當地棉花收購站收購上來的籽棉都要運到梅山加工。王力濤父親所在的加工廠負責將籽棉進行軋花,脫軋下來的皮棉打包出廠,船運到外地作為紡紗原料;棉籽則運到旁邊的加工廠榨油。

  那時候梅山島屬於鎮海縣,對幼小的的王力濤來說,鎮海縣城是一個無比遙遠的地方,他對島外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渴望。由於父親出身於原鎮海縣上陽鄉,不是梅山本地人,他小時候一直處於一種似農非農、似本地人又非本地人的「邊緣人」的狀態中─家裏有三人是農村戶口,但他從來沒有務過農;家裏的生活條件比當地農民要好一點,但他在幼年時又是在鄉間田野裏瘋跑瘋玩。

  母親工作的梅山廣播站是縣裏的「先進典型」,他這個在廣播站長大的孩子,天天聽廣播,從中了解了不少農業知識,比如農辦的人會通過廣播指導農民們「這幾天該下籽啦,過幾天要注意施肥啦……」當時母親經常要到鎮海縣城去開會,王力濤每一次隨着母親從梅山出發去縣城,需要大人騎着自行車載到上梅渡碼頭,擺渡過去之后再坐班車來到位於小港紅聯的鎮海南站,之后再次擺渡到縣城,光是去程就需要大半天,很難當天返回。能在縣城的招待所裏住上一宿,年幼的王力濤感到這樣的生活精彩無比。

  其實與周邊很多地方相比,梅山島還算是較早接觸現代氣息的。比如,梅山島在很早的時候就通上了電,生活條件比周邊其他地方都要前衛得多。

  王力濤說,可能主要的原因是梅山島上有鹽場。梅山鹽場始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當時一批需要「接受再教育」的知識分子下放至此參與了鹽場建設。知識分子們將梅山鹽場建設得井井有序,鹽場裏設施齊備,甚至還有自建的醫院和醫生,一般普通小手術在鹽場就可以直接進行,因為有好幾位寧波地區的「一把刀」醫生都被下放到這裏。

  鹽場還有郵電局,甚至還安裝了氣象監測預報設備。可想而知,成百上千的有見識有知識的人落戶在梅山,給當地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童年的王力濤時常一個人去鹽場觀察曬鹽的過程,對鹽場化工廠散發出的工業化氣息極為崇拜,這個化工廠可是當時島上現代化的標誌性建築。有時候去鹽場和那裏的員工一起玩,他回憶說,在員工的宿舍裏就能看到一些像風向儀這樣帶有「高科技」性質的玩意兒。

  五十年代中期,下放到梅山鹽場的張永祥對鹽場的回憶最為完整和詳細。當時身為寧波市委宣傳部長的張永祥被降了三級行政級別,下放到梅山鹽場勞動改造。近三十歲的他並不因此自怨自艾,反而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鹽場的建設中。他與普通工人一起去海邊圍塘、曬鹽,身體力行,並成為梅山鹽場的主要領導。在他的極力推動下,梅山鹽場的曬鹽技術由一開始的「流枝離」這一日本式生產流程,改造成「大平推」生產流程,取得了很好的回報,從此以後鹽場由虧轉盈。

  二十一年間,張永祥帶動了許多與他一樣下放到梅山島的知識分子以及年輕人在鹽場一起工作和勞動,曬出了質量評比獲得全國第一的鹽產品,梅山鹽場也成為全國鹽業的先進單位。鹽場十分重視專業技術教育和培訓,成了人才培養基地和施展才能的大平台。

  張永祥啟用當時被認為是「臭老九」的大學教師在鹽場辦起了鹽業大學,開設鹽業化工專業,甚至還成立了鹽化學所,學員們學成之后發結業證明,並可以到各地去工作,由於畢業生專業知識和技能都很出色,很多人成為各地鹽業和化工行業非常搶手的專家。 (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