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現代化」始於科學興起

時間:2018-05-15 03:16:00來源:大公網

  現時,大家自稱「現代人」,身處「現代」社會。這個說法,不能算錯。我們不是「現代人」,難道是古代人,或近代人嗎?按照這個意思,每個時代的人都可自稱為「現代人」,明朝、清朝的人都可自稱為「現代人」了!事實上,中國人是20世紀才開始稱為「現代人」,因為中國在20世紀才開始「現代化」。

  「現代」其實還有另外一個特殊的意思,指西歐1500年開始科學和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經濟、政治、家庭、文化以及個人價值的巨變。整個過程可分開三個階段:早期「現代化」,由1500年至1789年法國大革命。經典或中期「現代化」,由1789年至1900年。1900年至今天,是所謂晚期「現代化」。有學者認為,到21世紀,人類已進入後現代的時代。

  全球化就是「現代化」

  在這500年當中,整個世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巨變。這些巨變始於西歐,隨着英、法、德、美國等列強殖民地主義式掠奪,而遍及全球,是以許多學者認為全球化就是「現代化」。任何趕不上巨變的國家,傳統的秩序都面臨挑戰。只有迅速的「現代化」才能克服挑戰,否則便淪為強國的魚肉。

  「現代化」始於擺脫宗教和教廷的控制,科學興起,用觀察、實驗的方法研究天文、地理、生物……等等,得到知識。科學知識可用以改變世界和人類社會,比如發展科技、發明機器代替人力生產。以前,一雙鞋、一件衣裳,由一名工匠製造。到18世紀,通過分工合作、流水作業,任何貨品都可以大量生產,成本大降,一般人的生活得以改善,工業革命便由此誕生。任何能稱得上是「現代」社會的,必是工業化的社會。

  西歐演變成資本主義

  工業化要勞工聚集在工廠工作,不然怎能分工合作、流水作業,大大的提高生產效率呢?傳統社會,鄉村生產糧食,城鎮搞貿易、手工藝,亦是文化薈萃之地。在「現代」社會,一切集中於城市,生產、貿易、文化莫不如是。1600年前,有10萬人口已是大城市,有100萬人口的城市,簡直是鳳毛麟角。當今,超過1000萬人口的大都市,比比皆是。任何能稱得上是「現代化」國家,必有70%以上人口居住於城市,皆因工業化必帶來城市化或大都市化。

  西歐的「現代化」,演變成資本主義。許多西方學者,便因此認為只有走資本主義的道路,才可「現代化」。歷史證明,這個看法並不正確,但必須具備資本主義的幾個重要構成條件,「現代化」才可成事。這些條件包括:個人可全權運用資金,他的人身自由和土地產權不容侵犯。如此,他才可自由成立公司,聘請勞工,從事生產,並將利潤再投資牟利,滾雪球的得益。市場必須有足夠自由,給任何人進入,打工仔累積足夠資金及知識,也可創業,由市場及消費者決定誰勝誰敗。

  「現代化」社會必須具備市場經濟。市場不講道德,只講利益,牟利和生產,比分配更重要。傳統社會已是貧富懸殊的社會。「現代化」社會更會加劇貧富懸殊。由於人口集中於城市,貧富懸殊會影響每個城市人的生活。傳統社會,山高皇帝遠,政府對人民的控制,極為有限。在「現代化」社會,政府的影響力大增,由個人健康、醫療、教育、工作……等等,政府都不能不插手。

  撰文:博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