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台軍「狼群戰術」被諷「瞎子突襲」

時間:2018-01-09 03:15:54來源:大公網

  台媒近日報道稱,台灣擬定發展不對稱作戰,提出「狼群戰術」,研擬籌建60艘45噸匿蹤微型飛彈(導彈)突擊艇,預計4年成軍。台「國防部」8日證實,依「濱海決勝、灘岸殲敵」作戰構想,指導海軍研究建造匿蹤微型飛彈突擊艇。有台媒指出,這種小艇必須靠岸上的觀通系統指揮部(雷達大隊),以解放軍當前的軍力發展,戰時一定會摧毀雷達,突擊艇就成了瞎子,突襲效果有限。

  【大公報訊】綜合中通社及中央社報道:對於有媒體報道指,「解放軍積極建造新式作戰艦及航空母艦,台軍為反制解放軍的大海軍戰略,由島內「國防部參謀總長」李喜明提出籌建匿蹤微型飛彈突擊艇的構想,台「國防部」證實,軍方預計在4年內建造60艘45噸的匿蹤微型飛彈突擊艇。

  遊艇設計 混於漁船

  根據「中科院」的邀商說明會內容指出,微型飛彈突擊艇的排水量滿載約45噸、全長約21.4公尺、全寬約5.4公尺、吃水2.4公尺、船速滿載時最高航速35節以上,船體外形具雷達匿蹤(RCS)造型設計。

  據了解,中科院已於5日邀集船廠舉辦說明會,說明微型飛彈突擊艇不需戰鬥系統,也沒有雷達,外形具有匿蹤(RCS)設計,採用遊艇外觀造型,可與漁船混在一起,一旦突發狀況可採不對稱作戰,載着飛彈打了就跑,期達到奇襲的效果。

  據了解,這項政策在台灣海軍內部仍有相當爭議。軍方內部人士坦言,這項政策是由上而下發動,有些急就章,當初「海鷗級」飛彈快艇汰除後,之所以沒有再造同樣大小的船,就是認為噸位太小,作戰功能有限。

  島內輿論對於軍方籌建匿蹤微型飛彈突擊艇也不看好。據《中國時報》報道,島內海軍37年前就開始用小型飛彈快艇,每艘船配10名官兵,出海只能站着,也不能吃飯,不能跑太遠,加上快艇的耐波性不強,台灣海峽風浪又強,5級風浪就不能出海,即便3、4級風浪,小艇也搖晃得很厲害,作戰半徑又有限,所以艇上官兵執勤很辛苦。汰除後,自此便未再造50噸以下的小艇。

  雷達被毀 小艇變瞎子

  這回台軍重啟爐灶,回頭再做45噸的飛彈突擊艇,沒有戰鬥系統,只是當做飛彈載台來用,問題是,這種小艇必須靠岸上的觀通系統指揮,以解放軍當前的軍力發展,戰時一定也摧毀雷達,突擊艇就成了瞎子,得靠自己去找目標攻擊,但它作戰時間又短,到時可能仍是躲在小漁港內,不敢出來。再者,突擊艇要配置飛彈,這些備彈是要事先就放在漁港內,還是集中擺在左營軍港。若事先部署預置於漁港內,放哪裏?又是誰負責看管保養。換言之,利用小艇打狼群戰術,也要有一套規劃,不是造完小艇就能玩不對稱作戰了。

  據了解,獵雷艦案受挫後,蔡英文為堅定「國艦國造」政策,於是積極推動微型飛彈突擊艇案。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