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紅是非多。台灣知名藝人林心如的新劇因被檢舉涉及「台獨」而被大陸方面下架。由於有「女神」之稱的林心如在兩岸擁有不少粉絲,事件在網絡上引發激烈爭議:「挺林」和「反林」兩派各執一詞。這起風波源於林心如的新作《我的男孩》接受民進黨當局「文化部」的資助,而據檢舉人披露,被資助作品必須以「『我國』(台灣)語言發音為準」,「參加『國外』獎項等評定均應以『中華民國或台灣名義參加』」,「節目不得全程在國外(含大陸地區)取景拍攝,應在『國內』完成」,並應「無條件配合台灣文化部門宣傳」。由此不難看出,這些條文把兩岸視為「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俗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倘若接受資助,則無異於承認台當局的政治立場。島內相關製作團隊這次可謂踩到了「地雷」。
多年來捲入「台獨」事件的台灣藝人層出不窮,從早年在陳水扁就職典禮上唱「國歌」的張惠妹到去年被指支持「反服貿」的戴立忍,無不在兩岸社會引發軒然大波。國台辦曾強調,絕不允許少數人一邊在大陸賺錢,另一邊卻支持「台獨」分裂活動,破壞兩岸關係。這是大陸方面對那些「牆頭草」、「兩面派」的嚴厲警告。隨着大陸經濟蓬勃發展,這些年到大陸拍戲、開演唱會的台灣藝人越來越多。這次捲入「台獨」事件風波的林心如就因為主演《美人心計》、《傾世皇妃》等電視劇在大陸走紅而展開演藝生涯第二春。大陸方面也一直鼓勵兩岸文化交流,但絕不容許有人挑戰一中原則,亦不容忍有人「反中」卻又來大賺人民幣。
有網民為林心如喊冤,說她不過是掉入了民進黨當局「文化部」的「陷阱」。其實,當下兩岸關係因民進黨當局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而陷入僵局,兩岸之間毫無互信可言。在如此敏感複雜的時局之下,應提高政治敏感度,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爭議、惹火燒身。
眾所周知,台「文化部長」鄭麗君「台獨」立場鮮明,「文化部」成為了「台獨先鋒」。去年2月,「文化部」不顧輿論反對,強行推動所謂「中正紀念堂轉型」,停賣蔣介石紀念商品、停播紀念歌等,大搞「去蔣化」。
島內文化部門本應發揚中華文化,卻無所不用其極地「去中國化」,成為民進黨的「台獨」打手,讓人不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