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民進黨雖然大搞「去中國化」,但兩岸血緣和文緣是無法切斷的。圖為台灣書法家日前在滬台書法交流展上寫下「兩岸一家親」」資料圖片
民進黨立委蘇巧慧日前提出「行政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變更大陸委員會(陸委會)為「中國事務委員會」,並且裁撤「僑務委員會」。大陸學者指出,該提案再次顯示島內「台獨」勢力不斷玩弄「去中國化」小動作,但「獨派」的行徑與島內希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流民意背道而馳,是注定失敗的。\大公報記者譚笑報道
【大公報訊】據中央社報道,蘇巧慧在提案中指出,「行政院組織法」自1947年3月31日制定公布至今,已歷經7次修正,最近一次修法是為了落實「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的意旨,大幅度整併部會外,也將所屬機關法制化。
提案中除了新設「海洋事務部」、「行政院資訊總處」、「原子能安全委員會」,並變更陸委會為「中國事務委員會」及裁撤「僑務委員會」,再改制「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為獨立機關。
陸委會成立於1991年,主要是因應當年兩岸民間往來越來越密切,雙方書信、電信往來及轉口貿易額都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其所衍生的問題亦日益複雜。台灣方面於是成立陸委會,專門處理大陸事務,並作為與國台辦對接的機構。但由於陸委會具有「一中」意味,多年來民進黨人士都挖盡心思要去掉陸委會。曾有民進黨人揚言要把大陸事務交由「外交部」處理,以顯示台灣和大陸是「兩個國家」,在受到島內輿論嚴厲抨擊後才取消了提議。
其實,同樣具有「一中」精神的「蒙藏委員會」也遭民進黨立委提案廢除,國民黨立委因人數不敵民進黨立委而無力反對。「蒙藏委員會」多年來雖然沒有處理具體事務,但由於其象徵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才得以保留,但如今民進黨執政,又是「立法院」第一大黨,在其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台獨」思維下,「蒙藏委員會」難逃被廢除的命運。
提案通過可能性微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朱松嶺指出,民進黨立委提案把陸委會改名為「中國事務委員會」,但通過的可能性不大。
對於提案是由民進黨前主席蘇貞昌之女蘇巧慧提出,朱松嶺指出,蘇巧慧此前也曾提出隱含「兩國論」的「修憲案」,該提案在「立法院」闖關失敗,此番直接提出將陸委會改名為「中國事務委員會」,可以看出民進黨搞「去中國化」的小動作愈發猖狂。
自蔡英文上台以來,島內「去中國化」行為在當局的操作下形成一種風氣,不少綠委提出一些不利改善兩岸關係的提案,使兩岸關係雪上加霜。朱松嶺認為,蘇巧慧的提案不會通過,陸委會更不敢改名,無論是大陸方面還是民進黨所「依靠」的美國,都不會允許陸委會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