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討論了電影單項目的融資方式,現在討論多項目的融資方式。
多項目的融資以投入拍攝多於一個項目為目的,如果每投一個項目必須得到各方的同意,其原理就等同單項目的投資,逐部計算,不算是多項目的投資計劃。
多項目的融資的投資者如同投資一個股票基金,基金包含的股票是固定的,投資者明白是一籃子的投資。電影來說,就是投資多部電影的基金,在投錢的一刻就知道同意拍攝多部電影,也明白不可挑選項目,是一籃子的投資。於是,有人以為電影基金的組成就是由劇本開始,這個誤會頗為常見。
一位編劇的朋友碰到一位基金經理,經理對電影基金有興趣,於是問編劇有沒有多個劇本在手,編劇給了他幾個劇本,經理便開始研究劇本。這兩位朋友犯的錯誤,就是把股票基金跟電影基金等同一樣。成立股票基金必須對其成份股票逐一研究,基金經理是財務專家,絕對難不倒他們。電影基金不同,財務專家對劇本評估這回事絕不勝任,結果自然是基金經理說看不懂劇本,編劇就認為對方沒誠意,浪費時間。
由於電影基金與一般投資基金不同,所以當躍躍欲試的投資者和基金經理明白他們不能當基金管理人,沒有生殺之權,很快便打消念頭。而有些擅於策劃投資基金的財務專家對於電影基金一籌莫展,做不出電影基金的計劃。其實,電影基金跟一般基金有共通的地方,要決定的同樣是基金的大小和年期,最大的不同是,其基金經理必須是資深電影人,因為電影基金要拍的電影不是三幾部而是雙位數以上,以分散風險,所以不可能在基金成立時就寫好了所有劇本,劇本的挑選就由基金經理(電影人)決定,因此這些經理必須由有經驗又有亮麗往績的電影人擔任。
原理清楚後,財務專家便知道如何成立電影基金和選擇基金經理。香港過去有兩個電影基金,一個是由嘉禾成立,以東南亞資金為主,啟動幾年後停止運作,結果不詳;另一個是「寰亞一系合股」,由寰亞管理,運作了五年,投資者逾期收回資金。據稱,另一個亞洲電影基金正在籌劃中,且看會不會成為新潮流。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