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鼓勵創新 台企申請商標獲獎四萬

時間:2017-11-22 03:15:56來源:大公網

  圖:從事燈飾生產的台商林閩應選擇在廣東增城設廠 受訪者提供

  【大公報訊】記者黃寶儀報道:俗話說「英雄所見略同」,與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首任會長張漢文一樣,從事燈飾生產的台商林閩應在27年前也看中了廣東便利的交通位置,但與張漢文落戶東莞不同,他選擇了增城。

  初期兩岸人工相差20倍

  上世紀90年代,隨着台灣生活水平提高,許多年輕人不願加班,島內企業隨之出現「用工荒」。林閩應因此產生了把工廠搬到大陸的想法。當時增城的經濟才剛剛開始起步,各種配套還不完善,土地平整、通水通電等各種問題都需要溝通。林閩應說:「剛開始時以廠為家,停水停電是很正常的事,晚上沒有水洗澡,只好每人發兩瓶礦泉水湊合着擦一下,早上起來沒水刷牙,就拿啤酒來漱口。」

  1992年工廠正式投產的時候,員工不過三四百人,月薪才300多元人民幣,但在那時已算是很好的收入,「當年兩岸的人工差距高達20倍,在大陸什麼都覺得便宜。」林閩應說,人手充足,訂單也源源不斷,「那年代台商只要認真經營,沒有不賺錢的。」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他說自己根本沒有感受過什麼叫淡季。

  當面對金融海嘯的衝擊以及轉型升級的困境,林閩應沒有選擇將工廠搬遷到人力成本更低廉的地方,而是着手提升產能:一方面,實施自動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另一方面,加大新產品的研發投入,開發出多種既節能又環保的新產品。

  如今大陸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加大,也出資扶持企業創新。林閩應說:「我們成功申請一個商標就可以獲得4萬元人民幣的獎勵,這對減輕企業經營壓力有很大幫助」,也對台商加大科研投入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