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發展戰略新興產業中國經濟添新動力

時間:2017-10-18 03:16:08來源:大公網

  圖:分析指出,人工智慧將為中國的經濟轉型注入強大動力/新華社

  2016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保持大體平穩的增長態勢,同時經濟運行的品質與效益也將有所提升。此輪經濟企穩回升很大程度得益於是2015年以來新一輪貨幣寬鬆和財稅刺激措施。貨幣寬鬆和財稅刺激推動房地產、汽車和基礎設施投資快速回暖。同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尤其是去產能從供給方面對商品價格形成進一步支撐,充裕的流動性環境也刺激了商品市場投機活動,商品價格大幅回暖,改善了企業的盈利能力。中期而言,經濟仍面臨一定下行壓力。經過新一輪信用擴張後,經濟運行中資源配置效率較低、資產泡沫風險和槓桿風險等結構性問題仍待解決,金融體系的穩健程度有待進一步加強,金融體系壓力將對實體經濟活動產生重要影響,資源錯配將抑制潛在產出增速。/中銀國際首席策略分析師 胡文洲

  目前中國人口結構正在經歷深刻的變化。15-59歲人群在2012年左右達到峰值後持續下降,勞動參與率和每周平均工作時間已達到相對高位,勞動投入時間在中期內可能逐步下降。如果勞動生產率不能繼續提高或提高程度無法對沖勞動要素投入的下降,那麼經濟潛在產出增速將面臨下行壓力。資源配置效率和要素分布結構問題仍將持續影響中國經濟潛在增速。政府部門主導資源配置,預算軟約束且產出效率相對較低的國有企業仍佔據相當一部分要素分配,對經濟體系活力、要素產出效率及經濟潛在增速會產生一定影響。

  筆者認為,中國經濟平穩轉型需依賴結構化改革和科技創新。當前,全球經濟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未來五至十年,是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從蓄勢待發到群體迸發的關鍵時期,科技創新將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目前,中國正面臨着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時期,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可以作為破解經濟結構性問題的戰略突破口。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是要依靠科技創新,預計未來中國政府將會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塑經濟增長引擎,全力搶佔全球新一輪產業發展制高點,推動中國經濟朝着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筆者認為,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將為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注入新的活力。資本市場方面,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投資者增加了新的投資機遇,因為未來這些新興產業中或將出現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和主導地位的創新型領軍企業。行業板塊方面,5G、人工智慧、晶片、新能源車和生物醫藥等行業未來五年有望步入快速發展期。建議中長期重點關注相關行業龍頭公司。

  一、作為未來三至五年內最具有競爭力的通信技術,5G將滲透到實體經濟的各個層面

  5G作為第五代通信技術,是前四代技術的總和並加入高頻通信技術,擁有更高通信峰值及更低延時,以及更大的傳輸量及更低的功耗。目前中國在5G領域已經有所突破,預計後續工作有望按計劃穩步推進。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於2016年1月全面啟動,分為關鍵技術驗證、技術方案驗證和系統驗證三個階段推進實施,這些試驗將為2020年5G在中國的商用奠定重要基礎。目前,第二階段測試中面向5G新空口的無線技術測試已順利完成,2017年底前還將完成網路部分的測試。第三階段試驗將於2017年底、2018年初啟動,遵循5G統一的國際標準,並基於面向商用的硬體平台,重點開展預商用設備的單站、組網性能及相關互聯互通測試,計劃在2018年底前完成。並在此基礎上於2019年啟動全面5G網路建設,實現商用化。建議重點關注產業鏈內上游的基站升級、中游的網路建設、下游的產品應用及終端應用場景。

  二、人工智慧(AI)呈現出勃勃生機,將為中國的經濟轉型注入強大動力

  2016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央網信辦制定了《「互聯網+」人工智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7年3月,人工智慧(AI)首次被寫入中國政府報告。2017年7月8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從國家層面對人工智慧發展進行了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提出建設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發展目標,並在人工智慧科技創新體系、智能經濟、智能社會、軍民融合、智能化基礎設施、重大科技專案等方面做出了系統部署,發展人工智慧成為國家戰略。

  中國發展AI具有先天的優勢,因為中國有着全球最龐大的數據量,無論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線民人數,還是線民的在網時間,都排名全球第一。中國豐富的應用場景,從互聯網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互聯網與各個領域融合,中國的產業轉型升級、經濟轉型升級,讓中國的AI創新創業生機勃勃。無論是在大眾消費領域還是在行業領域,中國正在湧現出不少令全球矚目的超級AI應用。目前,AI已經在移動支付、共用經濟等多個垂直領域得到應用,從刷臉支付到演算法優化,可以說沒有AI支撐就很難實現這些服務的不斷優化升級。同時,在教育、醫療、健康、養老、交通到製造業、物流等行業,大量的AI應用也取得一定效果。AI產業鏈中基礎層的晶片、感測器,技術層的技術應用平台、電腦視覺、語音識別、AR/VR,以及應用層的智能硬體和「AI+」等細分領域相關公司都值得重點關注。

  三、晶片行業未來成長空間巨大

  目前,中國大部分晶片仍需進口,國產晶片只能滿足10%的本國市場需求。根據《中國製造2025》規劃,2020年中國晶片內需市場自製率將達40%,2025年要進一步提高至70%。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進口積體電路2270.26億美元,同期原油進口1164.69億美元,積體電路進口金額是原油進口額的近兩倍。初步估算,單單是進口替代,可能將催生出千億級的產業規模。同時,隨着未來物聯網、人工智慧和5G等新興產業的迅速發展,晶片市場的需求有望進一步提升,而且或將會成長出新的產業形態。因此,從2017年到2025年,中國晶片產業規模或有望呈現10倍的增長空間。憑藉強大的市場優勢和產業優勢,中國正在積極推動5G標準(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諸多物聯網標準)。中國擁有世界五大通訊設備商中的兩個,其中華為居世界設備商之首。在移動通信技術標準上,中國取得較強的專利話語權,可以為國內晶片產業保駕護航。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具有技術優勢的國產晶片企業。

  四、新能源汽車中長期發展前景看好

  根據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聯合公布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測算,中國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年產量將達到200萬輛左右。因此具有新能源車生產能力的整車廠商值得重點關注。此外,隨着新能源汽車需求的增加,對於上游零部件行業也將形成利好。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來看,動力電池當屬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尤其是鋰電池行業未來將步入快速增長期,行業龍頭值得重點關注。目前,三元鋰電池替代磷酸鐵鋰電池成為我國主流動力電池已是大勢所趨。據相關測算,2017-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複合增速將達到59%,其中三元鋰電池的複合增速將高達88%。另外,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充電樁和電池原材料等部分零部件細分領域也值得關注。

  五、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國內市場有很大的開發空間

  近幾年,生命科學的發展使生物技術與醫藥領域相結合,產生了生物醫藥領域、電腦技術的突飛猛進,加速了生物技術在製藥領域的應用和新藥的研發。在此的背景下,全球製藥巨頭都瞄準了生物製藥這一新興的領域,爭相開發生物醫藥市場,內地一些知名藥企也開始進軍生物醫藥領域。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漸加深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加是推動中國醫藥行業持續增長重要動力。在藥品市場增長空間方面,中國將是潛力最大的市場。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行業龍頭企業。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