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颱風政治學

時間:2017-09-26 03:15:56來源:大公網

  聯合出版集團近年為不少本地青年史學家出版專著,不但讓他們的研究成果公開,亦提升了他們在本地學術界的知名度。在眾多青年史學家當中,出版著作最多的應是蔡思行。我在不同場合,多次與他交流,深深感受到他對史學的熱誠,因此,我十分喜歡讀他的著作。他與梁榮武合著的《香港颱風故事》(香港:中華書局,2014年),是一部兼容了學術與趣味的專著,可讀性甚高。

  在〈颱風政治學〉一節中,作者記述了2012年7月23日至24日颱風韋森特襲港的情況。香港天文台在23日下午5時40分改掛八號風球信號,又在24日上午10時10分改掛三號風球信號。市民批評天文台在上班時間「掛波」,在早上時間「落波」,令到交通大混亂。

  市民投訴天文台「掛波」和「落波」的安排,背後有深層的社會原因。市民每天營營役役上班,似乎只是養肥了地產和金融機構,生活水平卻得不到改善甚至下降。因此,當時香港逐漸出現仇富的社會情緒。雖然香港市民對天文台在這次颱風期間的表現諸多不滿,但內地居民卻對香港的颱風制度和市民的質素表示讚嘆,他們盛讚香港「整個社會在正常節奏下運行,平靜中透出力量。」

  今年八月的一場颱風,讓我得了一天假期,安坐家中,一邊閱讀本書,一邊聆聽音樂(韋華弟的《四季》),對比窗外的狂風暴雨,感覺十分舒適,實走進了「妙不可言」之境。

  李偉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