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台北世大運義工上周開心地與「中華台北」的牌子合影留念/中央社
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媒體出版科長謝佩君8日說,7月送審世大運英文版媒體手冊版本為「Taiwan(台灣)」,經FISU(國際大學體育總會)改為「Chinese Taipei(中華台北)」。世大運發言人楊景棠表示,1981年簽署洛桑協議,以中華台北名義申辦,要遵守奧運會模式。有分析指出,當下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台灣方面的「國際空間」將進一步被壓縮。
【大公報訊】據中央社報道:2017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將於19日登場。謝佩君說,今年2月開始撰寫媒體手冊,7月上旬寄送給FISU審視,長達半年與FISU溝通,FISU堅持要依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模式。
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質疑世界大學運動會英文版媒體手冊中關於台灣的介紹,出現「我們的島嶼:中華台北」、「中華台北地形狹長」等句。
FISU檢視後改為「中華台北」
世大運發言人楊景棠受訪表示,要遵守奧會模式,以中華台北名義申辦。
楊景棠說,世大運為FISU主辦,依其規定,印製對外發行的英文手冊,都須送FISU檢視,以符合規範。台北世大運媒體手冊依這項原則,提送英文版給FISU檢視,FISU檢視後,將「Taiwan」調整為「Chinese Taipei」。
楊景棠說,雖然媒體手冊只能用「Chinese Taipei」名稱,但在賽事舉辦過程中,融入許多台灣元素,如獎牌有繁體中文、選手村有台灣特色美食等。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資料顯示,奧運會模式是國際奧運會在1980年代因應兩岸政治情勢,讓運動選手能持續參與國際運動比賽與體育活動所做的安排,英文名稱為「Chinese Taipei」,中文名稱是中華台北。
國際奧會僅承認「Chinese Taipei」名稱、奧會會旗及會歌,如果不遵守,選手或中華奧運會會被停權或取消承認,最嚴重會喪失奧運會會籍及參加相關國際運動賽事權。
違反規定將失參賽資格
從1984年薩拉熱窩冬季奧運與洛杉磯夏季奧運開始,經由國際奧委會協調之下,台灣第一次以「中華台北 Chinese Taipei」的名稱參與奧運會,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以中國名稱同時參加。其後台灣方面以「奧運會模式」組代表團參加,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開始至今的奧運會及其他國際正式運動賽會,皆以「中華台北」參與國際賽事。
大眾與媒體則將這種參賽模式稱作「奧運會模式」。除了體育賽事外,在舉凡電競、學術、技術等許多比賽中,若中國大陸組隊參賽,台灣地區的代表隊只能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加,不能使用「中華民國國旗」。
有分析認為,民進黨當局迄今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單方面破壞兩岸共同政治基礎,導致當下兩岸雙方毫無互信可言。為了防止台當局在國際上製造「一中一台」或「兩個中國」的錯誤觀感,大陸方面在台灣地區的「國際空間」問題上勢必嚴格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