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島內社會反對開放日本核災食品的聲浪頗大。圖為去年底婦女團體開記者會,表達反核食立場/資料圖片
島內「農委會」日前公布的五大項進口產品加強邊境輻射管制措施,除自日本進口的飼料及高接梨穗已有管制措施外,針對寵物食品、肥料及幼鰻等產品,新增邊境輻射管理措施。「立法院」國民黨團質疑此舉離重啟日本核災食品輸台的時間表應該不遠。台媒指出,蔡政府表面上看起來是加強食安管理,事實上卻是蔡當局在去年因核災食品輸台爭議爆發後「惹毛」了日本,不得不拉攏日本這位「盟友」。最令人擔心的是,蔡當局這步棋,不啻是為準備開放核災食品的前哨戰。
【大公報訊】綜合《中國時報》及中央社報道:台當局「農委會」1日突然對外發布,新增寵物食品、肥料及幼鰻的輻射標準,「原能會」日前也公布,成立專屬食品的輻射檢驗實驗室,檢驗能量從每月1400件提升到1700件。這表面上看是作勢加強邊境管理,實則為替日本核災食品再度輸台鋪路,核食進口「二次風暴」山雨欲來。
名為監管實為鋪路
2011年日本爆發福島核災,此後台灣方面禁止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但去年蔡英文上台後,有意解禁日本核災食品,將先對福島之外的群馬、栃木、茨城、千葉四個縣市解禁,除了對飲用水、茶類、奶類、野生水產、特定野生物與日本仍限制流通的產品禁止進口外,其餘的只要附上產地證明,以及日本官方的輻射檢驗報告,即可進口,但是福島縣所生產的食品暫不開放;至於開放的食品,也將採逐批檢驗等配套管制措施。
然而,島內民眾強烈反對解禁日本核災食品。去年底民進黨政府在全台各地舉辦十場公聽會,結果由南到北遍地開花引來民眾杯葛抗議,最後看似不了了之。但過去半年來,核災食品輸台議題改由台當局「行政院食安辦」主導,幕後已召開多次會議,找來「公民團體」背書,搜集信息,增訂各項管理標準,並提升食品檢驗能量。這些作為都是為了加強政策論述,替「公民團體」或在野黨對於核災食品輸台可能的批評辯護。
每年年底,台灣與日本都會召開經貿會議,而開放日本核災食品輸台,是經貿談判的重要議題。日本從未放棄要求開放核食。而從台當局最近的「積極作為」不難預測,重啟核食輸台的時間表應該不遠了,至於訂立寵物食品、肥料、幼鰻的輻射標準,只是開放日本核食的敲門磚。
上月開放日本牛肉
其實,上月台當局「食藥署」已預告即將開放進口日本牛入台,如今「農委會」又突然對外發布新增肥料、寵物食品、幼鰻的輻射標準。台媒指出,這一連串「對日輸誠」舉動,表面上看起來是加強食安管理,實則是為開放日本核災食品作鋪墊。
據報道,台當局宣布開放荷蘭、瑞典、日本牛肉有條件進口,表面上是三地同步開放,實際上卻是為日本牛肉解套。這次的開放命令是由「總統府」、「行政院」高層直接下令執行,只因去年台當局擬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卻因事前缺乏溝通導致民意沸騰,甚至造成日本的不諒解,這次才特別由高層下令,以順利加速日本牛肉開放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