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接二連三地失去「邦交國」之際,巴拉圭總統卡提斯近日訪台備受關注。繼去年12月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與台灣「斷交」、六天後與中國大陸復交後,上月「邦交」歷史最悠久的巴拿馬亦無預警與台灣「斷交」,並且當天即與中國大陸建交。當時,台當局「外交部門」曾點名梵蒂岡、布基納法索、危地馬拉、尼加拉瓜、巴拉圭等國與台灣的「外交關係」亮「黃燈」。此次巴拉圭領導人訪台雖然不無「闢謠」之意,但島內輿論憂慮,建立在「金援」基礎之上的台巴關係恐怕經不起風浪考驗。
台灣目前只剩下20個「邦交國」,而巴拉圭則是台灣在南美洲唯一的「友邦」,相當「珍貴」。民進黨當局詳細規劃、隆重接待,不料卻頻生意外。原本計劃在中正紀念堂舉行軍禮歡迎儀式,但傳出反年金改革團體要舉行示威抗議後,不得不改到「總統府」前進行,保安級別甚至提升至「準反恐」層級,以防「家醜外揚」。但「人算不如天算」,昨天在「總統府」前舉行軍禮儀式時,卻發生台「外交部門」公務車撞傷電單車司機的交通事故。但最令當局尷尬的還是,卡提斯在軍禮儀式上致辭時三度提及「蔣介石」。他說,巴拉圭人民與台灣人民一樣,非常重情義,對於在歷史上捍衛國家尊嚴的先烈及愛國人士都感念在心,不敢遺忘,因此,他要藉此機會對蔣介石表達最崇高的敬意。但當局的翻譯竟未譯出「蔣介石」,而是以「建立中華民國的諸多偉人先進」取代。
俗話說「哪壺不開提哪壺」,民進黨當局去年上台以來大搞「去蔣化」,更禁止販售蔣介石公仔,停止播放「蔣公紀念歌」。由於當局「仇視」蔣介石,坊間也屢屢發生蔣介石銅像被砍首的事情。卡提斯卻當着蔡英文的面讚揚蔣介石的功績,說巴台人民「重情義」、不忘先烈,是在嘲諷民進黨當局「涼薄無情」、「忘恩負義」嗎?
卡提斯沒有搞清楚島內的政治生態,戳到了「主人家」蔡政府的「痛處」。然而,這到底是「有意」還是「無心」,外界浮想聯翩:這段小插曲恐怕是暴露了卡提斯與蔡政府貌合神離、同床異夢。
台巴建交60年,台媒指出,這些年台灣每年金援巴拉圭6000萬美元。2008年巴拉圭副總統當選人就曾放話說「台灣要金援巴拉圭7100萬美元,否則將考慮與中國大陸建交」。去年蔡英文剛上任不久即訪問巴拉圭,闊氣地捐贈了23億新台幣幫助巴拉圭興建社會住宅。此外,近月被破壞的巴拉圭國會就是用台灣捐的2000萬美元蓋的,一百多名國會議員的手提電腦也全是台灣捐贈的。看來,巴拉圭對台灣而言猶如填不滿的黑洞,加之如今兩岸關係因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而陷入僵局,兩岸失去了「外交休兵」的默契,巴拉圭怎會放過這個大敲台灣竹杠的好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