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玩謝 大作家》機關算盡 漁獵名利

時間:2017-06-23 03:16:08來源:大公網

  圖:《玩謝大作家》走黑色喜劇路線

  t《無定向喪心病狂》(Wild Tales)在香港反應不俗,再加上一個威尼斯電影節男主角獎項,就足以令片商再引入一部阿根廷電影。《玩謝大作家》(The Distinguished Citizen)的男主角奧斯卡馬天尼斯(Oscar Martinez)也有在《無定向喪心病狂》其中一個故事演出,而《玩謝大作家》即使不是像《無》片瘋狂,用的也是稍為黑色的喜劇路線。

劉偉霖

  馬天尼斯飾演作家Daniel Mantovani,他的家鄉是阿根廷小鎮沙拉斯(Salas),他少年時為了追逐文學夢,隻身到歐洲居住,一去四十年,頭也不回,連父親逝世也不回阿根廷。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五年,創作力枯萎,但以前的作品已為他帶來不菲的財富,加上講學、活動的邀約源源不絕,Daniel根本不愁生活。這些邀約,Daniel其實很少去,就算應承了,他也照放人鴿子,但有一個邀約令他興奮莫名:沙拉斯鎮長邀請他回鄉,接受「榮譽市民獎」。

  Daniel四十年沒有回去沙拉斯,但他每一部作品都以這個鎮為題材,多少可以說,即使他多年沒回過家鄉,其實也沒有離開過。他不帶助手,也叮囑不能告知鎮外的傳媒,以確保自己不受騷擾。他除了為居民主持文學講座(為時數天,起初滿座,最後一天只剩很少人參與),還要為一個業餘繪畫比賽擔任評判,參加者有鎮內的有勢力人士。有一個少女在講座上質疑他批評民主國家出不到優秀文學之說,但她轉過頭便到他房間投懷送抱。而最麻煩的源頭是,他的老友Antonio,以及Daniel當年撇下的女友Irene。Antonio後來娶了Irene,但四十年似乎不夠沖走恩仇。

  諾獎如死刑

  雖然「諾貝爾獎」以及「居歐南美作家」很容易令人聯想到略薩(Mario Vargas Llosa),但Daniel這個作家應該不是以任何在生的大文豪為藍本。不過把死了的都算進去的話,最和Daniel相近的應該是喬哀斯(James Joyce),他也是在青年時離開了故鄉都柏林,但他的小說作品卻全都是和他成長時的都柏林有關。喬哀斯對都柏林又愛又恨,這一點在他的作品中表露出來,而Daniel被沙拉斯某些居民罵他「為什麼只寫家鄉的壞事」,也和喬哀斯生前被愛爾蘭人的抨擊相似。

  兩者不同在於,喬哀斯沒有得到諾貝爾獎,諾貝爾獎只頒給活人。《玩謝大作家》一開場就是Daniel到斯德哥爾摩領取諾貝爾獎,但致辭時卻說了一些很不客氣的話。別人將獲得諾貝爾獎視為事業的高峰,但對Daniel來說,這個獎是他身為作家的死刑,因為他寫作是要挑戰讀者,但獲獎代表讀者以及評判們看得懂以及欣賞其作品,所以他的挑戰失敗了。

  虛偽大文豪

  這一場戲作為影片的開頭,先聲奪人之餘,也很快令觀眾接收到這位主角非常不好惹的信息。不過從這一場卻看到Daniel的虛偽,如果從低層次一點看,他那麼討厭這個獎,大可以不去拿(就像法國存在主義大哲人沙特一樣),又何必去損人呢?他說完這番話,場內一片死寂,而隔了一會,觀眾開始起立鼓掌。筆者覺得他虛偽的地方,就是他說完這些挑釁說話,不是立刻在台上找個位置坐下,或者是走下舞台,甚至是離場抗議,而是站在台的中央,等人鼓掌。他一邊說很討厭別人看得懂他的作品,一邊又等待別人的掌聲。

  所以,這一點也解釋到他為什麼接受家鄉的邀請,他既然從行動中(四十年不回鄉)以及作品中表露了自己對故鄉的厭惡,但一有這個邀約,他便夾着尾巴跑回去。他和助手挑選邀約這一場戲,也是他虛偽的例證,他對這些邀約,十居其九都是推辭,但他又不會交由助手決定要去哪一個,亦不會索性拒絕一切邀約,不過是看哪些邀約更重要或出價較高罷了。

  於是,即使這部片都算是有趣,但筆者覺得本片的最大不足,就是它設計了這麼一個自大又矛盾的作家,安排了他回鄉,卻展現不出他這種討厭性格怎樣令他得到懲戒。他在家鄉遇到不公平的對待,但和他處於對立面的根本就是壞人、惡霸,換另一個謙虛的主角,也同樣會遭遇不幸,Daniel在家鄉以外的地方不可一世,但回到家鄉卻變成大好人。這種和創作樽頸有關的故事,要猜中結局也很容易,不過本片結局的處理也算是不落俗套,能令人帶着一點點出人意表的心情離場。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