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京城鬧市 石器遺址

時間:2017-05-31 03:15:48來源:大公網

  圖: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是我國唯一發現於城市中心區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由香港著名實業家李嘉誠投資建設的北京東方廣場,位於北京東長安街北側王府井,是名聞遐邇的商業區。這裏遊人交織,往來熙攘,無一不流露出現代、時尚的元素。但大多數行人從地鐵1號線王府井站A口出來,卻很少會注意到此處居然還有一處舊石器晚期遺址,這就是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這是目前我國亦是世界範圍內,唯一發現於城市中心區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郭京寧 文、圖

  這處遺址與北京房山周口店山頂洞人關係密切,訴說着北京地區遠古文明的傳承與聯繫。人類此時已具有用火、控火和烹飪的能力;以採集和狩獵為主要模式的經濟活動;石器時代之原始審美與藝術萌發,都得以體現。

  赤鐵礦碎塊

  它是如何被發現的?有哪些重要發現?得到了怎樣的保護?

  野外調查 有心插柳

  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在《六十年圓一夢》中說:「考古是人民的事業,不是少數專業工作者的事業。人少成不了大氣候。」「『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是大學問,不是小常識……科學化與大眾化是這門學科發展的需要」。

  的確,考古學雖然冷僻,但並非是只屬於少數專業人員的。北京考古史上,許多重要的發現恰得益於良知的學者和熱心的市民。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四日,王府井東方廣場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進入間歇期,時為北京大學博士生的岳升陽來到施工現場進行野外調查。

  當年開工建設的東方廣場由香港建築師丁廣沅設計,當時是亞洲最大的商業建築群之一,有北京的「城中之城」之稱。

  岳升陽對這個地點的關注並不是空穴來風心血來潮的。作為一名在歷史地理領域頗有造詣的學者,他深諳早在一九五五年西去四百米北京飯店的建設工地上,距地表十米之深、古永定河的洪沖積扇地層中就發現了德永象(一種猛獁象屬動物)的臼齒化石。上世紀七十年代,東去二公里的地鐵建國門站挖槽時,也發現了赤鹿、象門齒化石。兩處發現的化石年代都屬晚更新世晚期,距今約二萬年至三萬年。這說明處兩者之間的王府井地區埋藏古生物化石的可能性極大。從報紙上得知東方廣場正在施工後,他便來到現場考察,希望能有所發現。

  來到工地後,起初他寄希望於地層剖面,因為剖面可以觀察到全部地層堆積。但在仔細觀看了挖掘機在壁面留下的痕跡後,他並沒有什麼發現,於是準備打道回府。但也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他往回走了一段路後並不甘心又折了回去,觀看挖掘機在地面留下的痕跡。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次幸運女神眷顧了他,在距地表已十餘米深的挖掘面上,他驚喜的發現了一些碎骨、石片等遺物。這些可能是人類早期活動留下的文化遺物讓他十分激動。其實這次發現偶然之中有着必然性。它生動的詮釋了什麼是機會屬於有準備與執著的人。

  曾從事文物工作的岳升陽結合自己學科專業對這些遺物進行了科學的分析,採集了相關標本。兩天之後,他將這一發現向文物部門作了匯報。文物部門當天下午即覆查了現場,確認這是古人類的遺址。

  該遺址面積大約二千平方米,依據碳十四測年和熱釋光測年分析,遺址的地質時代為晚更新世,考古學年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一萬五千年至二萬六千萬年。

  東方廣場發掘現場

  在開發單位、特別是李嘉誠的大力支持下,一九九七年一月至八月,文物部門對這處遺址進行了長達八個月的發掘,總發掘和清理面積達八百九十二平方米,並對石器較集中的地點、用火遺跡進行了切割、套箱提取。而今年,恰好距正式發掘整整二十周年。

  遠古文明 真實紀錄

  文化遺物來自上、下文化層,出自距地表十一點四二米至十一點七八米的河湖相地層中。出土石製品、骨製品、赤鐵礦碎塊、動物化石、用火遺跡和用火標本等共二千多件。這些舊石器時代遺物反映了當時人類的加工技術水平、生產活動和生活情況,也為古環境和古地貌的研究提供了依據。

  一千零九十八件石製品中,上文化層出土七十一件標本;下文化層出土一千零二十七件標本。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的石器類型有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和石鑽,以刮削器和雕刻器為主,證明此遺址是以石片石器為主的文化,石器以小型為主。有的標本可能使用了壓製法或指墊法進行修整;加工方式以向背面加工為主。這些材料是古人類於更新世晚期在這裏生產生活的真實紀錄,是研究當時人類的工具製作技術、經濟生活方式和適應生存能力的寶貴資料。

  東方廣場用火遺跡

  一千零九十九件碎骨中有四百一十一件為骨製品,上文化層出土骨製品二十件,下文化層出土二百四十五件,從地層中採集和篩選一百四十六件。骨製品的原料主要是大動物的肢骨,類型包括骨器、骨塊、骨核、骨片、骨屑,其中骨器有骨鏟、尖頭器、雕刻器和刮削器等。有的碎骨片可以被拼合。打製骨片和加工骨器主要採用錘擊法和砸擊法,偶用壓製法。加工骨器的方式,採用向骨表面、向髓腔面、錯向和屋脊形打法四種。

  骨製品上保留有人工刻畫、切割和砍砸痕跡,還有的骨製品上附有赤鐵礦粉,可能與當時萌生的審美觀念或祭祀行為有聯繫。

  舊石器時代的刻畫記號、符號和圖像,是研究原始藝術和探討遠古人類思維的重要依據。王府井發現了有人工劃痕的骨片,似側柏的形狀,可能表示一種植物。骨片上的植物劃痕可能是原始的雕刻藝術,是遠古人類為表達他們的生活環境或植物崇拜而製作的。人工劃痕骨片的發現是繼山頂洞後的又一重要發現,華北地區亦不多見,為研究舊石器晚期骨器的製作技術和藝術品的研究提供了寶貴依據。

  遺址中發現有豐富的古人類用火遺跡與遺物,包括燒骨、燒石(被火燒過的骨頭、石塊)、木炭和灰燼等。用火遺跡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規律,上文化層有二處,下文化層有四處。上文化層出土的一些經過燒過的石塊(片)和骨片可以拼對起來。

  劃痕骨片

  例如用火遺跡,其中心留存有炭灰,淺小且平整的坑面可能為使用石製工具或骨製工具挖掘。燒石多呈不規則放射狀分布於炭灰堆外緣,燒石有助於聚攏火源和作為燒烤食物的放置,也可能為使用樹枝柴火的地面支持。王府井用火遺跡的發現,是繼山頂洞用火遺跡後的又一重大成果,對研究石器時代用火的歷史與發展十分重要。

  遺址中出土了赤鐵礦碎塊、石砧和石錘,後兩者因研磨附着赤鐵礦粉末而呈紅色,似可見古人類原始的宗教意識與神秘的審美取向。

  骨雕刻器

  動物骨骼化石有原始牛、斑鹿、蒙古草兔、安氏鴕鳥、雉和魚等,是復原當時北京生態環境的珍貴資料。

  燦爛遺存 城市之光

  這是世界上首次在國家首都的中心區域發現舊石器文化遺存,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賈蘭坡、劉東生、侯仁之三位考古、地質、歷史地理方面的資深院士齊聚現場指導,成為北京考古史上的一段佳話。

  北京市中心發現古人類文化遺址的消息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極大關注。那段時間,北京的各大媒體幾乎每天都在追蹤着發掘進度。

  為了妥善保護這一珍貴的遺址和出土文物,真實再現考古發掘過程,展示兩萬多年前北京地區先民們的生活情景,揭示古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景況,講述首都燦爛的遠古文化,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東方廣場有限公司和北京市東城區政府在王府井地鐵車站的位置,投資興建了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主辦舊石器時代遺址展覽,對發掘出土的石器、動物骨骼、人類用火遺跡等進行展示,為高樓大廈密集的東單商圈增加了新的亮點和文化底蘊。

  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於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遺址發現五周年紀念日之際向社會公眾開放。參觀者們可以在此感知原始時代的生活,寧靜回訪二萬年前石器時代先祖的家園。

  滄桑田海,物是人非。讀者們若是經過王府井,不妨前往這處博物館轉轉,定會感慨深邃悠遠的古老文化與日新月益的現代化建築之間的轉換是如此的白駒過隙。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