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溢誠
這次在國民黨20全換屆改選,家戶拜票過程中發現兩個非常詭異的現象。其一,同一地址登錄了兩三百個黨員,實際上卻只住2、3個人,抑且現住戶並不認識其他登記於此的大多數黨員,人頭黨員幾乎都是對不上、找不到的幽靈黨員。其二,有些新進黨員對國民黨並不認同,甚至完全沒有好感,對候選人亦不友善,開口閉口都是國民黨沒用、很爛,政黨屬性明顯偏綠,與國民黨格格不入。
因為六搶一的黨主席選戰,在資源動員積極運作下,人頭黨員充斥,這已經不是障眼法式的「木馬屠城」,而是堂而皇之的「引清兵入關」,人頭黨員大舉入侵,恐將綠化國民黨黨員結構、玷污政黨文化、裂解基層組織,量變帶動質變,這問題絕對不小覷,影響未來發展甚巨。
民進黨乃靠人頭黨員起家,可謂鼻祖,過去為了競選黨主席、不分區「立委」,爭取提名,濫用人頭黨員,造成派系鬥爭、山頭林立、黑金政治,劣幣逐良幣的負面結果,不堪其擾下,為杜悠悠眾口,非得改革訂制,加計民調比例。殷鑑不遠,國民黨不應仿效民進黨已棄之如敝屣的人頭文化。
如今,國民黨人頭黨員的數量已經到了足以影響主席選舉結果,人頭黨員的出發點是自身利益、是派系綁樁、是權力交換,如果讓人頭黨員來決定國民黨未來的領導人,那國民黨未來如何服眾,如何取信人民?國民黨好不容易在改革方向上堅持努力,想要一掃過往李登輝時期的黑金與大老文化,如今充斥人頭黨員,尾大不掉,必將無法改變過去讓黨員、讓百姓唾棄的醬缸文化,又要如何望眼着手2018、2020?
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過去將國民黨批得體無完膚、一文不值,意圖透過媒體鬥臭、鬥跨國民黨的幾位名嘴,不管是姚立民、周玉蔻、陳敏鳳等等....一直以來的論調,都是見不得國民黨好,總是落井下石,怎麼自從國民黨主席改選以來,突然轉性,反而相當關心國民黨發展,甚至都還意有所指,支持某位參選人,暗地裡隱約透露「海董」斧鑿斑斑的痕跡,配合上民進黨所慣用的人頭黨員手法,國民黨應該要注意避免被滲透分化,國民黨的未來淪為被民進黨操控。
加上近來有些主席參選人的論調,背離中國國民黨合乎憲政法治的精神,反倒與民進黨的訴求主張越來越像,看似要將中國國民黨變成台灣第二個民進黨。
1月9宣布參選黨主席,短短20天新入黨員暴增53131人,綿密的人際網絡、強大的組織動員,令人折服;然大位不以智取,更不應以人頭取,黨中央在人力物力條件的限制下,只能非常小比例電訪了解意願,卻無能為力調查黨性。國民黨已經全面在野,不能再搞宮廷派、金權交換派,國民黨2014、2016是敗給自己,現在必須與人民同呼吸、共生活,才有再起的機會,真正的黨員一定要睜亮雙眼,自覺自主投票,千萬不要選出人頭黨主席!(作者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