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台駐美代表處「改名」碰壁

時間:2017-04-06 03:16:00來源:大公網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台灣在與美國關係上作了不少「試探」。據台媒披露,其中就包括正式提出將台「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中「台北」二字改名為「台灣」。這項「試探」結果自然是碰壁了。報道稱,台「駐美代表處」日前前往美國國務院叩門,不過得到美方的回應卻是:這是在破壞現狀。換言之,直接給了不小的「釘子」碰。

  【大公報訊】據環球網引述《自由時報》報道,台灣在美「代表處」尋求改名碰壁的消息傳回島內後,台「外交部長」李大維勃然大怒,特地把AIT(美國在台協會)的官員找到辦公室,申明所謂「破壞現狀」的說法,他不能接受,當面加以抗議。

  報道稱,台「外交部」還查證到「舊怨」:1979年「駐美館處」從「駐美大使館」改稱為「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美國辦事處」,以及1994年再改稱為現在的「台北經文代表處」,兩次都是美方逕行告知,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改名圖謀在日也觸礁

  其實,在被美國斥為「破壞現狀」前,台灣已經在日本碰過一個「別致」的牆壁了。與美國一樣,日本政府也被詢問是否可將「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改名為台灣?當然,日本人給出了一個「很是乾脆」的答覆,東京表示,「你們先搞定華盛頓再說」,報道說,日本的遣詞造句雖然比美國要軟些,但基本還是個「釘子」。

  台灣四處「求改名」、「求突破」與日本人脫不了干係。去年底,「日本交流協會」宣布,自今年起正式更名為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這在當時被島內綠營視為「大突破」。上月台灣的「立院備詢」中,李大維也公開表示,作為對日本的回應,「亞協」也將改名為「台灣日本關係協會」,全案已經呈報「行政院」,等待核定中。

  當時,李大維就已經被問過,台灣「駐美」、「駐日」的「辦事處」是否也能改名?當時李大維回應說,「駐外館處」改名需要雙方同意,還在洽談中。

  對於此次在美國的「碰壁」,台媒解釋稱,美國國務院目前除國務卿之外,其他幾個關鍵位子的人事,到現在還懸缺未完全補齊。因此導致下情無法上達,事務官階層直接就否決了台灣的要求。

  台媒稱,台灣改名要求,觸碰出了特朗普新政府成立至今很大的問題。有「外交官員」表示,「這個情況,恐怕還要等到今年夏天之後,才能看看是不是能逐步明朗化。」

  網民諷台官員零常識

  對此,有網民諷刺表示,「把台北市先改為台灣市,這樣就沒有台北這個名詞了。」還有專業知識豐富的網民表示,「台駐美代表處直接找美國國務院就是破壞現狀了,美國無論民間組織、政治團體、五百大企業、華爾街、公益或利益團體做政治游說通常是從美國國會開始尋找游說管道,這種新聞突顯出台灣駐外人員的訓練和常識幾乎是零,完全不及格。」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