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情繫海邊之城》蕩子心事重

時間:2017-03-10 03:16:01來源:大公網

  圖:Lee(右)再見前妻,百感交集

  《情繫海邊之城》(Manchester By The Sea)贏得今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及最佳男主角兩個獎項,英文片名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並非英國的曼徹斯特,而是美國麻省(Massachusetts)海邊的曼徹斯特。麻省以及相連州份有「新英倫」之稱,移民從英國來到這裏,便以家鄉的名字把小鎮或港口命名。\劉偉霖

  男主角Lee Chandler,由卡西艾佛力(Casey Affleck)飾演,在波士頓當大廈管理員,要應付四幢大廈住客的各種麻煩,但薪酬微薄,可是,這一點對於單身的他沒大問題。有天他收到電話,得悉他在曼徹斯特的兄長Joe病危,於是立即開車趕到醫院,但已來不及見兄長最後一面。原來Joe有慢性心臟病,早死是意料之事。他留下十六歲的兒子Patrick,在遺囑上寫了要Lee當監護人,並將房子、漁船都留下給Patrick,但先由Lee代為管理至Patrick成年。

  Joe的安排令Lee不知所措,波士頓及曼徹斯特之間有點距離,兩個地方只能選其一,要不Patrick搬到波士頓,這樣做他就要放棄朋友以及兩個女朋友,Lee的房間也無法住兩個人;要不就是Lee搬回曼徹斯特,住在哥哥的房子。原來,Lee在家鄉有痛苦回憶,他和前妻Randi,由米雪威廉絲(Michelle Williams)飾演,本來有三個可愛的小孩,但有次Lee在醉酒及吸毒後,沒有蓋好壁爐便出去買東西,然後房子失火,Randi獲救,但孩子全部葬身火海。兩夫妻為此分開了,其後Lee搬到波士頓,離開傷心地。

  心底埋藏傷痛

  電影情節純熟地穿梭「過去」(孩子死時的Lee)及「現在」(Joe死了),讓觀眾在平靜的「現在」中,看到Lee的過去如何悲慘,以及現在的他如何把悲痛壓抑,逃避過去。影片描寫感情的掩飾、壓抑及釋放,頗有一手,配上平靜的海邊小鎮(據說是用電腦特技加上畫面的),將這個慘痛題材拍得不落俗套。

  故事其實很快就說出Joe喪子的經過(所以筆者不怕劇透寫出來),背景音樂用了意大利巴洛克時期作曲家阿貝諾尼(Tommaso Albinoni)的《G小調慢板》(Adagio in G Minor)。雖然筆者覺得這首名曲,「罐頭味」太濃,悲傷的感覺太過直接,但也明白,很多平時不聽古典音樂的觀眾,會覺得用這首音樂去襯托喪子之痛,非常有力。而且,影片的配樂疏落,那首《慢板》也不會不斷重複,可見導演極力避免煽情。

  本片被視為卡西艾佛力的突破之作,終於走出了兄長賓艾佛力(Ben Affleck)的陰影。只怪阿賓較為英俊,卡西的樣子稍為不夠正氣,要是做陽光正面的主角,遠遠不及阿賓。所以本片的Lee有着喪子之痛及罪咎,頗適合卡西去演。事實上,卡西早已看準了「失敗者」的角色,努力爭取,他之前想去爭做高安兄弟(Coen Brothers)《知音夢裡行》(Inside Llewyn Davis)的主角,但因為他的音樂技能太低而失敗(或許他就算擅長玩音樂,導演都未必會用他)。

  筆者對卡西艾佛力在本片中的演出,有個小小的不滿,就是他將Lee演得很像失敗者,不過這位失敗者又太吸引女人了。這個角色如果那麼容易令女人動心,首要條件是本身要有型,然後自暴自棄令他型上加型,而不是一看來就像個沒有前途的「廢柴」。換句話說,Lee這種角色其實就是要賓艾佛力做才適合,不過賓艾佛力正正就是在《愛是神奇》(To The Wonder)裏演過這種「受打擊型男」,但個人認為,他的戲頗爛。

  褒藍領貶中產

  《情繫海邊之城》是筆者近來看過的奧斯卡提名片中,有一個顯著的分別,就是本片的草根味很強、藍領味很強,體力勞動有種令人很舒服的感覺。相比之下,全片唯一的「中產」段落就很惹人厭,那一段是Patrick終於和他失蹤多時的母親重聚,她本來酗酒,現在嫁了給一個非常虔誠但很有控制欲的基督徒,過着很舒泰斯文的生活。Patrick和他們共進午餐,但令他心碎而回,可見本片對藍領的歌頌以及對中產的鄙視。

  然而影片有一種東西,令筆者十分懷疑導演兼編劇堅尼夫羅納岡(Kenneth Lonergan)對藍領的歌頌,到底是他真的有一顆草根的心,抑或只是一個斯文人的一廂情願。這東西就是一個粗言Fxxx。很興奮地研究本片剛公開的劇本的影迷,好應該看看這個字在故事裏扮演了什麼角色。這個字恍似一個咒語,說的人覺得它有改變事情的法力,而被「詛咒」的那個就會失控,如打人、撞門之類。

  以筆者對香港草根以及美國爛口電影如《危險人物》(Pulp Fiction)或《死侍》(Deadpool)的認識,就是愈說得多這個粗言的人,這個字就愈無意義,反而是讀書人、斯文人,才會大驚小怪。筆者就是覺得羅納岡對這個字的心態太過清教徒,而片中的藍領階層有着比白領或中產更嚴苛的道德要求,所以筆者對本片的藍領,會有一種虛假的感覺。不過,要是有人說「新英倫」就是清教徒的殖民地,所以很怕聽那個粗言,筆者也會接受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