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電動車是非常潔淨的交通工具,對改善路邊空氣污染尤為顯著,適合在人煙稠密的城市使用
愈來愈多人使用電動車,而電動車的歷史比汽車更久遠卻鮮為人知。第一輛電動汽車出現於1837年,是英國一位化學家製造的。在1897年,在倫敦街頭出現了第一輛裝備了發動機的出租車,這類出租車是以電動機作為動力進行驅動的,人們稱之為「蜂鳥」,因為它運行時的聲音就像蜜蜂的叫聲。
噪音低無污染惜造價高
倫敦警方覺得它們有助於緩解交通擁堵,因為跟馬拉的出租車相比,它們佔據的路面要少一半。同時,類似的出租車亦出現在巴黎、柏林及紐約。當時,美國註冊的電動汽車達三萬多輛,比汽車還常見,它們噪音低又無污染。20世紀看上去將是電動汽車的世紀,但由於它們造價不菲,且可靠性差,更致命的是經常出故障、引發事故,令大眾對電動出租車的信任降至冰點,終致電動出租車公司停業。
與此同時,巨大的石油儲藏被發現,油價巨幅下降,亨利.福特開始銷售價格僅是電動車一半的汽車,美國建造了許多優質公路,鼓勵更多人自駕遊(長途旅行),而電動車不宜長途。最後,20世紀屬於內燃機時代。
近年電動車再度興起,源於特斯拉公司(Tesla)於2008年,推出了充一次電可以跑200多英里的電動車,重新帶領時代步伐。其後,又推出了「Modle S」。據聞命名這名字皆因亨利.福特造就「T型車」,如同「S」在字母表裏位於「T」之前,亦寓意電動車早於汽車發明。
內地是全球最大研發者
2015年,香港推廣使用電動車,因為電動車沒有尾氣排放,是非常潔淨的交通工具,對改善路邊空氣污染尤為顯著,適合在人煙稠密的城市使用。據2017/18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及電動車首次登記稅的寬免安排如下,電動私家車的首次登記稅的寬免額會以97500元為上限,以及電動商用車(包括貨車、巴士、小巴、的士和特別用途車輛)、電動電單車及電動機動三輪車的首次登記稅會全數豁免。截至2017年1月底,全港共有7434部電動車輛可在路面行走,比2010年底只有少於100輛為高,反映本港在電動車普及程度貼近時代潮流。同時,內地大力發展電動車產業,是全球最大研發者和使用者之一。這方面能為本港的電動車發展提供有力後盾。香港可謂「全世界最適合用電動車的地方」,尤其是電動的公共交通工具。
與香港鄰近的深圳,自2009年起推廣新能源公交大巴3000輛,深圳在電動車推廣策略採用了「政府主導」加「市場化手段」的模式,由政府和企業聯手大規模引入電動車,即所謂的「深圳模式」。
截至2014年8月底,深圳累計推廣各類新能源汽車8216輛,據深圳發展計劃顯示,及至2015年,各類新能源車總規模將達兩萬輛。深圳在2015年重點推廣電動出租車,截至今年二月底,推廣電動出租車已有5500餘輛,並有望在2020年實現出租車全面電動化,形成公共交通綠色發展體系。
撰文: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