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後人緬懷/「字裏藏着古人心意 得好好護着」

時間:2025-10-10 05:02:48來源:大公报

  圖:張伯駒外孫女樓朋竹向大公報記者介紹張伯駒的故事。\大公報記者張寶峰攝

  「我童年記憶裏的姥爺,總帶着股書卷氣的溫和。」張伯駒外孫女樓朋竹回憶說,「姥爺不愛張揚,常坐在書房裏,把珍貴的古籍字畫輕輕攤在案上,連翻頁都怕碰壞了紙角;我湊過去看,他不講大道理,只指着書畫上的字跡教我認繁體字,說『這些字裏藏着古人的心意,得好好護着』。」

  「有次我鬧着要他講故事,他沒說戲文裏的熱鬧,反倒講起當年為搶救文物而變賣房產的事,末了只說『東西在,文脈就斷不了』。」樓朋竹對大公報記者說,「姥爺對我最深的影響,是讓我懂了取捨與堅守。他把畢生珍藏的國寶盡數捐給國家,從沒想過留作私產;待人接物總是那麼謙和,卻在保護文物時寸步不讓。這種『以文化為重,以私欲為輕』的品格,成了我做人做事的標尺。」

  談及故宮博物院百年之際的文化傳承,樓朋竹認為,如今故宮早已不是一座單純的「宮殿」,而是中華文明的「活載體」─一磚一瓦都藏着歷史,一器一物都載着智慧。未來要做好傳承,既要靠科技護好「老寶貝」,比如數字化保存文物細節;也要讓文物「走出來」,用年輕人愛聽的故事、愛看的展覽,讓大家覺得傳統文化不遙遠。

  「雖然世界發展迅速,但是我們要守住自己的根基。給青少年傳授傳統文化,其實是給他們『立根』。要讓青少年知道從哪裏來,才懂往哪裏去。把古詩詞寫成歌,把傳統紋樣做成文創,讓他們在親近中喜歡,在喜歡中傳承,這份文化自信,才是最該留給他們的禮物。」樓朋竹說。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