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深夜食堂》涼薄世界裏堅持溫柔

時間:2017-01-15 03:15:36來源:大公網

  圖:深夜食堂惡老闆可以根據客人要求利用現有食材做出各種料理

  日劇《深夜食堂》系列劇集播出至今已歷時七年。這七年間,各色食客來來往往,它的陪伴不慌不忙,永遠是巷子深處的小酒館,夜色闌珊裏的一盞燈。在午夜十二點準時營業,早上七點打烊,菜單裏只有一樣豬肉定食,但無論你想吃什麼,只要有材料,含蓄深沉的老闆都會為你下廚,聽你傾訴。就是這樣一個個信馬由繮的故事,如今到了《深夜食堂》第四季,於這個寒冬再跟觀眾見面,彷彿是雪地裏端出一碗煲仔飯,那樣溫暖。/判 答

  都說晚睡的人有故事,這間潛藏在新宿的四方酒館,大概是收容了所有不肯睡去的靈魂,和他們浮浮沉沉的人生。只要片頭音樂一響起,伴着鈴木常吉沙啞的音調,老闆(小林薰飾)就會娓娓道出那句開場白「當人們結束一天的工作,正趕着回家之時,我的一天才剛剛開始。」車水馬龍中,鏡頭穿過疲憊的人流緩緩搖回廚房,五花肉入鍋、放菜、下湯,「滋滋」的聲響好似魔咒穿腸,讓你卸下全部的不平和偽裝。

  吃能使人充盈,也能撩撥回憶。當我們吃每一口飯,喝每一碗湯的意義都不僅僅局限於果腹的時候,你會發現,那些直達脾胃的觸動,都因為跟某些人的特殊黏連而變得不可取代。也許他們早已離散,也許在一段時間過後就被久久塵封,然而正是這些隨食物而來真真切切的香氣和味道,才能最善意地把你叫醒。所謂「深夜食堂」,既是劇中人的落腳之處,美食的誕生之地,更是每一段感懷和回憶的展開之旅。

  深夜劇重拾情懷

  日劇對時間的執念,有時近乎到了強迫的地步。從春、夏、秋、冬四季的起承轉合,到一天當中的晨間劇、午間劇、黃金檔和深夜劇,似乎每個坐標上都有固定的類型來各司其職。其中深夜劇因為播出時間晚、時長短、受眾群體複雜而被當做一個「異類」,它的歷史演變也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雖然並非所有都在分級上有限制,但早年間的確有些成人劇情,並不適合未成年人觀看。

  最初開創深夜檔的富士電視台,是想用低成本培養新人,不想幾年時間就獲得成功,更有一些角色被默認為黃金檔的後補。直到二○○○年,接棒的朝日電視台用一部《夜叉》拉開了深夜劇的經典大幕,之後題材越來越廣泛,類型也逐漸多樣化。發展到今天,除了橫跨午夜、單集二十多分鐘這些不變之外,大部分內容已經跟黃金檔沒什麼區別,雖然多數只有十集,論投入和製作可毫不馬虎,像《世界奇妙物語》《一吻定情2013》《大川端偵探社》《孤獨的美食家》等,都為海外觀眾耳熟能詳。

  深夜劇的轉型是在近幾年完成的,說是轉型,更像對現代社會的一次和解。在不知不覺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漸冷漠,都市裏疲於奔命的上班族成為了夜貓子的主體,萬籟俱寂時回到家,多數人只見空蕩的房屋和冰冷的床鋪。於是編劇們開始重拾治愈和情懷,沒有過分的戲劇衝突,只營造角色們外在表象之下的心理流變,在尋常的日子裏遇到一些特別的人,生活便可以入木三分。從這些原因來看,《深夜食堂》系列劇集的長壽和成功,絕對不是一次偶然。

  由於這部劇也是經由漫畫改編而來,編劇和導演別出心裁地通過每集二十五分鐘的劇情,將觀眾夜裏散漫飄忽的思緒藉由一道道料理集中起來,先有口腹欲的滿足,再去窺探人間百態的炎涼,最後也許你自己都不知不覺變成了劇中人,在那些隱秘的、離奇的、僥幸的或惆悵的生命裏一再張望,安靜地給從前的過往療傷。雖然只是播出了四季的日劇,但它卻更像一個城市的創可貼,讓人們盡力不被自卑自負所捆綁,不為世俗紛爭而迷茫,只好好地去吃一餐飯,默默地感激一些人。

  借料理貫穿世情

  第四季的《深夜食堂》仍舊是十道普普通通的家常菜,從菜湯麵、美式熱狗、蛋包飯、厚切豬排、雞蛋豆腐到梅子乾梅子酒、豬五花火鍋、煎山藥、炸火腿和蕎麥麵,這些對熟悉日式料理的人來說早就爛熟於心,可不同的是,被我們吃下肚的因為太過倉促,少了那些讓人流淚的味道。

  老闆把菜端上桌那刻,就是食客的故事甦醒之時。跟前三季有細微不同,這一季的主題更鮮明,師徒、異國、母子、陪伴……穿插世間不變的愛恨,偶有畫風突變的搞笑。   第一集中,原本是明星組合的成員之一,在絢爛後歸於平淡,變成了一位女的士司機。傳奇的身世跟她當年的代號「紅楓」一起被埋藏進東京的人山人海。多年過去,紅楓和隊長「黑鼯」在深夜食堂相逢,一個終於能直面自己異裝癖的身份,坦蕩生活;一個穿梭萬家燈火之中,在電台裏偶然聽聽粉絲對自己的懷念。對比兩個人閃耀的過去,他們並沒有走進世俗的成就中,甚至過得有些辛苦,有些暗淡。可誰能說只有光環加冕的人生才是贏家?翻山越嶺之後的平凡,正像那數九隆冬裏的一碗湯麵,只有五臟六腑都被熟悉的味道暖過,才懂珍惜現在得來的健康和幸福。紅楓的那句「不管是以前的自己還是現在的自己,我都喜歡的不得了。」直擊心臟,給人力量。

  原本粗獷直接的厚切豬排,講的卻是笨拙盲目的愛情。一個相貌平平,為心上人不停織毛衣卻總是求愛而不得的姑娘,就像我們每天擦肩而過的千百個人一樣,在一家不大的公司打工,看着一個不那麼出挑的對象心動。要帶他去吃心心念念的豬排,以為只要把心意都織進衣服,送到他手上就可以收穫一份歸宿。誰料老天總是愛開玩笑,當毛衣和真心終於被無視被踐踏,姑娘才意識到自己在一條錯的路上,竟走得如此義無反顧,愛情一直在她身邊,只是那個人比她還要卑微,比她還小心翼翼。女主角對心上人,後輩對女主角的愛,曾不厭其煩地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留下過影子,所謂的上下求索而不得,無非是自作聰明地着了魔,愛情如是說。

  家常菜有大悲喜

  愛情也好,親情也罷,各種形態的人生都像老闆烹飪的一盤菜,也許平凡,也許沒那麼引人注目,在一次次的跌倒和踩空過後,沮喪萬分。但幸運的是,正因為有了那些輾轉,那些不能被磨滅的人和記憶,這道菜才會變得活色生香,有人惦念有人品嘗,有人在百轉千回之後依然無怨無悔。一條路走着走着,也許會丟掉一些同伴,遭遇生老病死和貧窮富貴,但就像劇中人總會揶揄的辛苦,比起不知道為誰而活,應該是有痛感的人生才更血性吧!

  劇集的最珍貴之處,就在於這些小人物的狀態,他們居於市井之中,為生計摸爬滾打,觀眾們看着看着,就彷彿看到了一閃而過的自己,即便第二天清早還要照常行色匆匆,好歹還有前一晚的暖意,讓人不至於垂頭喪氣。就算不是為情意而來,起碼還有餐桌上的好手藝。在每集尾聲,老闆都會將菜餚秘訣盡數相傳,比如炸豬排時放上現磨的洋葱泥,口感就會很清新。也不曉得是不是故意為之,在前三季一直孑然一身的老闆,在這一季末尾也出現了感情的火花,且點到為止,充滿懸念。

  不少人都表示,被這部劇降低了淚點。也許最難得的,除了相遇,還有懂得。在塵世的紛紛擾擾中,眼前有短短一餐飯,未來是川流不息的漫長人生。我們是該去想起還是感激?畢竟,夜已這麼深,好在還有人。

(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