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世界遺產在北京」國際交流對話活動 四天行程收穫豐 國際青年:樂做中國文化傳播者

時間:2025-09-29 05:02:50來源:大公报

  圖:「世界遺產在北京」國際交流體驗之旅28日在京圓滿收官。圖為參與活動的中外青年在故宮博物院前合照。

  走進故宮、天壇、長城等世界文化遺產地,感受中國文化獨特魅力;探訪798藝術街區、清華XLab等地,體驗現代藝術創新活力……

  北京市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北京市文物局以及黃廷方慈善基金日前共同邀請百餘名海內外專家學者和國際青年匯聚北京,參加「世界遺產在北京」國際交流對話,展開北京世界遺產體驗之旅。四天參訪行程令國際青年對中國文化有了全新的認知,他們紛紛表示,中國文化令人着迷,願做中國文化傳播者。(圖片:主辦方提供)

  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信和集團主席黃永光表示,多年來基金會參與北京市多個文物保育項目,親身感受到北京這座歷史名城的文化和活力,也鼓勵自己思考如何讓北京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中發揮更大作用。「正是因為這樣的使命,我們倡議發起『Global Heritage Forum』,匯聚全球智慧,提升中國和北京世界文化遺產的國際影響力。」

  美英高校逾百青年參與

  長期關注文化遺產保護的黃永光為海外學子分享了北京文化遺產的魅力,他說,北京豐富的世界遺產資源是最生動的課堂,既展現了傳統與現代如何共生共存,也為城市規劃、文化認同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寶貴啟示。北京中軸線作為北京豐富遺產脈絡的核心所在,更蘊含着深厚的「中和」傳統文化價值觀。黃永光說,北京正以開放的姿態迎接世界各地的人們,他希望擁有不同視角的海外青年,能做文化交流的貢獻者,助力中國與海外文化的交流與連接。

  北京市政協副主席,京促會會長崔述強表示,在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一周年和中國加入《世界遺產公約》40周年之際,舉辦國際對話活動具有重要意義。這不僅是展示北京文化遺產保護成果的窗口,更是中華文明與世界對話、分享遺產保護「中國經驗」的契機。他希望能以北京世界遺產為媒,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期待青年一代成為世界遺產的保護者、傳承者。

  活動邀請紐約大學、芝加哥大學等美國10所高校和英國劍橋大學逾百名國際青年,與對外經貿大學40名中國青年一起,共同展開北京世界遺產體驗之旅。其間,還舉辦兩場專題對話,來自英國、美國、法國、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匯聚,與國內專家共同探討遺產保護,深化國際合作。

  來自英國的羅敖(Otto Barrow)說,這次在北京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新的認知,也感受到近年來中國與其他國家青少年交流不斷加強,「中國對國際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只有通過促進合作的對話與互動,我們才能真正找到解決全球性問題的方法,這才是未來發展方向。」他告訴大公報記者,自己很願意做中國文化的傳播者,也不斷推薦朋友到中國走走看看,「即使力量微小,能為傳播真實的中國出一分力,也極有意義。」

  外國學子渴望能再來中國

  來自紐約大學的Lydia Spencer Cotter首次踏上中國土地,她用「熱情好客」「拓展認知」和「充滿驚喜」三個關鍵詞描述此次行程。她表示,回國後會向所有朋友分享這次旅行,「這趟旅行消除了我對中國的一些固有印象,我也非常渴望能再次來中國,除了北京我還想去看看中國其他地方。」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