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昨晚晚飯時間,佐敦廟街咪錶位泊滿車輛。\大公報記者葉浩源攝
昨日全港咪錶位加價,大公報記者走訪多區了解市民使用咪錶位及直擊最新「咪錶霸」的情況。在九龍城區,一間早前被指是「咪錶霸」的九龍城龍崗道車房,記者到場見車房前停泊了車輛,有職員在其中一個咪錶位洗車卻沒有入錶,並坦言「有人嚟抄牌咪入錶囉」,然後不願繼續回應記者提問;說罷另一職員見記者來到,即前往入錶。另一間位於九龍城的粉麵食材舖,其貨Van停泊於對面咪錶位,惟沒有入錶,在大公報記者採訪詢問下,職員才往入錶。
嘆加價難改資源不足問題
「咪錶霸」黑點之一、大角咀樂群街13至19號的一排車房,適逢周日休息,惟車房前的咪錶位有疑似仍在維修中的車輛停泊,有車輛被升離地面,前後擺放了雪糕筒,大部分咪錶均沒有入錶。另一黑點長沙灣順寧道366號一間車行昨日也休息,車行前的錶位有車輛停泊並有入錶。
佐敦廟街於昨晚晚飯時間咪錶位泊滿車輛。在元朗橋樂坊及體育路的停車場,兩車場的咪錶位亦近爆滿,橋樂坊由於靠近街市,經常有不少買餸的車主前來停泊,而體育路的停車場靠近體育館,駕車前來接送子女的父母絡繹不絕,有司機向記者表示,上址咪錶位可謂一位難求。
有駕駛人士向記者表示質疑,咪錶位加價未必能提高「妥善運用有限泊車位資源」的作用。因為駕駛人士有泊車需要,「加得2元」不至於令人泊短些時間,認為執法部門加緊巡邏並嚴正執法,或利用科技智能執法等,會更有效打擊長期停泊或沒有入錶的問題。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表示,警方當然需大力執法,價格調整是會有一定的效果,但並不是解決泊車位不足的良藥,而是需供求平衡,另外還要增加供應,以及改善替代選擇。\大公報記者 葉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