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綠委「去中國化」走火入魔

時間:2016-11-28 03:15:54來源:大公網

  民進黨當局在文化、教育等領域推行「去中國化」已到了走火入魔的「變態境界」。日前民進黨立委劉世芳在「立法院」聲稱,「僑委會每年都在推廣扯鈴(響鈴)活動,而扯鈴是中國的文化,有幫中國統戰之嫌,要求刪減80萬元(新台幣)預算。」她甚至還責備僑委會在海外推廣書法讓外國人無法區分「台灣」和「中國」。劉世芳的荒謬言論連日來受到島內輿論的口誅筆伐,批評其所謂「統戰論」比「扯鈴還扯」。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北京指出,台灣一些勢力企圖在文化領域搞「去中國化」,力圖削弱甚至切斷中華文化在海峽兩岸的血脈相續,這種「刨根」、「抽魂」的數典忘祖、無知狂妄行為只會造成台灣社會精神缺失和錯亂,嚴重損害台灣社會心理和肌體健康。

  若按劉世芳的說法,台灣推廣扯鈴和書法「有幫中國統戰之嫌」,那島內無處不在的中華傳統文化是不是都要去除?首先,劉世芳就要把自己的姓名改掉。因為「劉」是中國大陸十大姓氏之一,漢字更是中國文化的主要載體。劉世芳也不能說「國語(普通話)」或閩南話。因為大陸的官方語言就是普通話,而福建一帶居民也有說閩南話。此外,台灣不能過中秋節、中元節、重陽節、春節和清明節等,也不能去拜媽祖、關帝、觀音,也不能打麻將,因為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文化和習俗。還有台北故宮裏的大批文物都是展現中華民族文化、歷史的瑰寶,難道說台北故宮在搞「文化統戰」嗎?其實,劉世芳只要稍為動一下腦筋,就會知道自己所謂的「統戰論」是何等無知和白痴。難怪國民黨批評她「腦袋灌漿」,是蔡英文政府的「豬隊友」。

  劉世芳的謬論雖然可笑,卻也不讓人意外。自民進黨今年選舉大獲全勝,掌握執政權和立法權後,便重施故伎,肆無忌憚地推行「去中國化」:廢止2014年通過的「課綱微調」;拆除台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成龍贈送的「十二獸首」;孫中山誕辰150周年沒有任何紀念活動,反而打擊參加大陸紀念活動的台灣人士。民進黨當局迄今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而在各領域推行「去中國化」,正正顯露其對「台獨」主張念念不忘。與當年陳水扁的「激進式台獨」直接挑起兩岸對立不同,當下台當局的「柔性台獨」、「文化台獨」更具隱蔽性和欺騙性。

  然而,中華文化基因深植於台灣社會,不是任何人、任何力量能夠去除和磨滅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兩岸同胞的「根」和「魂」。中華文化在台灣深深扎根,台灣社會的習俗、信仰、價值、規則和人文風貌,無不體現出中華文化的經年浸潤和深刻塑造。無處不在的中華文化底蘊,是台灣彌足珍貴的財富。民進黨一些人意識形態掛帥,失去了理性判斷和思考的能力,只會淪為笑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