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諜戰劇的演變\劉韌之

時間:2016-10-09 03:15:34來源:大公網

  圖:趙麗穎(左)和陸毅在《胭脂》中飾演藍胭脂和周宇浩\網絡圖片

   美國諜戰劇以誇張着稱,其中的特工可謂上天遁地無所不能,與之相較,內地諜戰劇多衍生自真實歷史事件和人物,背景多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雖說模式有些固化,理念有些單一,卻也隨着時間的推移,產生了一系列類型方面的突破。

  在早期的內地諜戰劇中,潛伏者如同一個英雄,堪稱完美無缺,為了使命義無反顧,力挽狂瀾。而如今的諜戰劇主角則不那麼完美,甚至對諜戰工作興趣全無,只是被迫參與潛伏,比如《偽裝者》裏的明台是被劫持才入了軍統特訓班,《解密》中的容金珍是一個不善於交際、頻繁闖禍的自閉症患者,更不知何謂諜報工作。再者,他們甚至懼怕諜戰工作者必然要面對的鮮血和槍械,《紅色》男主角徐天有暈血症,《麻雀》男主角陳深自從在戰場上殺了一個未成年士兵後,就有了心理障礙,再也無法用槍。

  諜戰劇發展至今,劇集從之前的單一敘事,發展成為多元敘事;從家庭元素和感情戲只是故事背景,變成了劇集的重要部分,甚至影響主人公思想,譬如在孫紅雷主演的《潛伏》中,主人公余則成妻子王翠平的出場,使諜戰劇和愛情、家庭元素融為一體,從而豐富了人物性格,這樣的改變使得人物思想變化有了更合理的解釋。

  除此之外,現在的諜戰劇更增加了人性對立和情感糾葛,《偽裝者》明家大姐和她的三個弟弟之間表面上分屬不同陣營,卻又住在同一屋簷下;《父親的身份》則是將父子親情置於特殊年代進行拷問;《雙刺》裏的夫妻亦是信仰不同,糾葛一生;《麻雀》主人公陳深和畢忠良情如兄弟,但因為兩人信仰不同,終要正面對峙。

  再好的諜戰劇敘事策略,都需要演員的演技來實現,之前的內地諜戰劇諸如《潛伏》、《懸崖》的導演和編劇在選擇演員時都會挑選實力派中年演員擔綱主演,而這兩年的諜戰劇,則是讓中、青年演員同場競技,比如《麻雀》是張魯一搭配李易峰,正在東方衛視和浙江衛視熱播的諜戰劇《胭脂》,則是陸毅和趙麗穎聯袂出演。

  總而言之,作為一種類型劇,諜戰劇與宮廷劇、青春劇、家庭情景劇一樣,都有自己的固定模式,而諜戰劇的不斷演變,可看作是社會變遷的一種投射。觀眾期待諜戰劇,除了滿足獵奇心理,看那些發生在極端環境下的隱藏、欺騙、偽裝,乃至人性的碰撞外,更是對那些失去真實身份的潛伏者的一種悲憫認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