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對世界的意義,不但是傳揚了和平、友愛,更有助推動全球一體化。奧運會每四年一度的盛事,亦為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帶來榮耀,這是奧運會對世界的影響。主辦今屆奧運會的巴西,雖然一些場地設施未如理想,但整體而言本屆奧運會仍是一個高水平的運動會,受到不少正面的讚賞。我認為,如要在歷史上選出一屆不光彩的奧運會,應是1936年在柏林舉辦的那一屆。克爾訥(李工真譯)的《納粹德國的興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分析了希特勒的納粹政府如何利用柏林奧運會,完成其政治陰謀。
為了向世界的公眾顯示德國人是多麼強大而又熱愛和平,納粹政府利用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舉辦了一次浮華、極具舞台效果的集會。在奧運會期間,納粹政府克制了對猶太人的仇恨,為的是不引起外國的懷疑。敵視猶太人的標語牌被撤了下來,而且還有兩名猶太人運動員加入了德國代表隊。希特勒利用這個機會向外國展示自己是受到人民愛戴的、值得信任的政治家。最後,他的勝利是完美的:德國代表隊贏得了89枚獎牌,超過了其他任何一個國家。此外,多國對納粹主義政府的不信任感極大地下降了,來自外國的參觀者數量明顯上升,令德國的國際形象得以改善,大大降低了西方各國對希特勒的防範。
近日,我喜歡研究希特勒的歷史,愈讀愈感興趣。他的崛起過程,處處盡見其野心和手段,當前香港的激進派人士,有不少策略,與希特勒當年所用的方法,大同小異。例如先發動街頭暴力行動,提倡民族主義及煽動社會分化,博取知名度後,參與選舉,進入體制內實踐個人的野心。鑑古而知今,正是學歷史有趣之處!
香港通識教育會 李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