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昆明城市學院法學院在楊林校區舉行產學合作簽約儀式暨社會獎學金頒獎典禮。法學院與嵩明縣人民法院、祿勸縣人民檢察院、雲南甲冠律師事務所、昆明市明信調解服務中心簽訂產學合作協議併為4家合作單位授教學實踐基地牌匾。活動上,設立社會獎學金的合作單位和畢業校友還為151名共212人次法學專業優秀學生頒發10項社會獎學金,金額達15.2萬元。
同時,昆明城市學院與嵩明縣人民法院還簽訂了《「事務性法官助理」聯合人才培養協議》《「創新院校黨建聯盟新模式 助推應用型卓越法治人才培養」協議》,共同簽發《關於建立「法院+高校」訴調對接工作機制的實施辦法》,嵩明縣人民法院為昆明城市學院法學院11名教師頒發了特約調解員聘書。合作雙方共同努力創新合作機制,形成完整、有序的育人體繫,為法學專業學生成長成才搭建了完備的實踐平台。
今年,雲南雲譽律師事務所、雲南平航律師事務所、雲南甲冠律師事務所、雲南宇月醇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在法學院分別設立了社會獎學金,從不同的維度獎勵品學兼優的各類學生。從雲南眾濟律師事務所(原雲南劉胡樂律師事務所)在2010年設立第一個社會獎學金開始,經歷十余年的發展,在合作單位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法學院社會獎學金已達10項,累計頒發獎學金100餘萬元,獲獎學生1000餘人次。社會獎學金作為國家、省、校級獎勵的重要補充,擴大學生獎勵的覆蓋面,鼓勵更多的學生勤奮進取,在學生中形成了「趕、超、比、拼」的優秀學風,有效地激勵學生更加努力奮進,對法學專業的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目前,昆明城市學院法學院產學合作單位已達41家,與合作單位實現人員互聘、合作開發課程、開展「學徒制」卓越法治人才培養、事務性法官助理聯合人才培養、非訴業務聯合人才培養、開展學生全員一學期集中實習、承擔實踐課程教學、修訂人培方案、旁聽庭審、吸收就業等產學合作,把法律實務一線能力要求融入實踐教學全過程,鍛煉學生法律人職業思維與能力。昆明城市學院法學院和合作單位構建了聯合設計培養方案、聯合選派師資隊伍、聯合參與培養過程、聯合推動就業的聯合人才培養模式。
「在剛剛公布的2021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中,我們法學專業獲批雲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是對我們法學院近年來教育教學及人才培養的肯定。」法學院院長林懷滿談到。昆明城市學院法學院是雲南省高校法學本科專業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人才培養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堅持立德樹人,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堅持「五育」並舉,圍繞「新文科」建設的內涵要求,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發展和法治建設,以持續攻堅應用型法治人才培養模式為主線,以德育教育、知識學習、技能實訓、工作實踐的有機融合為切入點,以師資隊伍和保障條件建設為抓手,以構建協同育人機製為突破口,對照法學職業能力要求,培養德法兼修的應用型卓越法治人才,培養造就一大批憲法法律的信仰者、捍衛者,法治建設的實踐者、推動者,法治文明的傳承者、創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