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专题 > 正文

江蘇經濟總量十年翻番 人均GDP超過高收入國家標準

時間:2022-05-23 17:57:01來源:大公网

  5月23日,江蘇省舉行「奮進新江蘇 建功新時代」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活動——經濟發展專場新聞發布會,回顧江蘇十年來的經濟發展「成績單」。十年間,江蘇經濟總量翻番,去年邁上1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台階,穩居全國第二位,年均增長7.7%;人均GDP由2012年的6.65萬元增加到13.7萬元,連續13年位居各省(區)之首,已超過世界銀行制定的高收入國家收入標準。

  「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對全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0%,展現出強勁韌性,為穩定全國發展大局發揮了重要的『壓艙石』作用。」江蘇省統計局一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興遠表示,2013—2021年,全省GDP年均增長7.4%,快於全國0.9個百分點。全省人均GDP年均增長6.8%,比全國水平高出5.61萬元。按平均匯率折算,2012年全省人均GDP為10540美元,突破1萬美元;2021年躍升至21241美元,突破2萬美元,超過世界銀行制定的高收入國家收入標準。

  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康指出,實體經濟佔江蘇經濟總量超過80%,擁有全國最大規模的製造業集群、製造業增加值約佔全國1/8.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居全國第一;2021年全社會勞動生產率達到23.9萬元,是2012年的兩倍多,經濟發展「含金量」大幅提升。同時,江蘇省13個設區市全部進入全國百強,綜合實力百強縣數量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市場主體總量達1358.9萬戶、比2012年增加800多萬戶、位居全國第二位,微觀基礎活躍紮實。

  2012年以來,江蘇製造業年均實際使用外資超過130億美元,世界500強企業中已有392家投資落戶江蘇,外資企業成為江蘇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主體。全省企業「走出去」遍及172個國家,累計對外投資項目8490個,協議投資額895億美元,帶動江蘇深度融入全球產業網絡。

  林康表示,江蘇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加快產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推動「江蘇製造」向「江蘇智造」躍升。截止2021年,全省累計建成智能製造示範工廠52家、智能車間1639家、 「上雲」企業超35萬家,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達64.8、連續7年居全國第一,擁有全球「燈塔工廠」達8家、超過全國的1/5.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不斷壯大。

  他同時強調,受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深刻影響,複雜性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江蘇經濟發展仍然需要持續攻堅克難、爬坡過坎。下一步,江蘇省將在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近期重點做好三項工作。一是穩增長。把經濟平穩運行作為高質量發展底線,完善監測調度機制,推動助企紓困政策措施直達市場主體,加快恢復產業鏈供應鏈,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二是促轉型。布局建設一批國家實驗室、產業創新中心等重大載體平台,高水平建設沿滬寧產業創新帶。深入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現代服務業「331」工程和生產性服務業十年倍增計劃,大力推進全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建設。實施數字經濟三年行動計劃,着力打造全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三是強支撐。研究出台擴大內需政策意見,開展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行動,適度超前布局建設重大基礎設施,提振消費信心,切實發揮消費的牽引帶動作用和投資的關鍵性作用。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提升行動,全面激發高質量發展動力活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