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产品 > 燕新台---台海觀瞻 > 正文

我在東吳大學,當了一回「馬教授」學生

時間:2017-12-15 09:41:59來源:大公網

  圖為作者在「習馬會」台灣方面記者會上,奮力舉手提問。 筆者友人攝

  文/燕新台

  12月的台北,飄着小雨,略有一絲暖暖的涼意,坐在出租車上,看着雨刷器擺動,想起了孟庭葦那首《冬季到台北來看雨》,可我不是來看雨的,我是來聽課的,對,就是馬教授的課。

  有人說,最適合馬先生的職業,不是「馬總統」、也非「馬主席」,而是「馬教授」,此話有道理,因為我今天做了一回「馬教授」的學生,有了發言權。

  馬先生卸任後,在台灣東吳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他的課都與兩岸過往的歷史相關,幾乎堂堂爆滿,且陸生佔據大半。我也有幸在台北第四次(之前新加坡一次,台北兩次)見到馬先生,這是最近、最有回憶的一次。

  今天(12月12日)是西安事變紀念日,明天(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公祭日,馬教授在開始講課前,組織大家為在那場浩劫中逝去的同胞,默哀一分鐘,靜靜的一分鐘,過得很慢。

  我低着頭,腦子裡快速閃過在電視中、報紙上、紀念館中,看過的那一幕幕悲慘的場景,五味雜陳,同時,也對馬先生徒增了一份敬意。今天在台灣,這樣的人還多嗎?

  再精彩的課也只有90分鐘,看得出,馬教授很享受他的授課時光,筆挺的西裝,一絲不苟的髮型,精緻的PPT。他在現場很愛與學生互動,尤其是陸生。他的記憶很好,歷史事件如數家珍。

  馬教授說,他最遺憾當時大陸與日本建交(大陸稱「中日邦交正常化」)時,廢掉了1952年日本與撤台的國民黨政府簽的「中日合約」(大陸有稱「台北合約」),「因為那是唯一廢止「馬關條約」的文件。」

  記得馬英九卸任時,我曾寫過兩篇文章(北京對馬英九的點名表揚和不點名批評;「馬總統」離開之日,馬先生訪陸倒計時開啟之時。有興趣可上網搜索賜教),對馬先生略表尊敬之情。

  資料圖:圖為作者在「習馬會」台灣方面記者會上,奮力舉手提問。 筆者友人攝

  今日再會,不知馬先生是否還記得,那個「習馬會」後的記者會上,穿着印有「中國」外套,把手舉的高高的年輕記者?

  講課結束後,聽課的人都可與馬先生合照。排到我時,他先看了看我的鞋(馬丁靴),然後問我,「台生還是陸生啊?」「呃…」其實我哪個都不是,但我還是說,我來自大陸。他默默一笑。

  合影結束後,我拿着一張名片找他簽名,馬先生拿着名片看了看,「哦,你是大公報的啊?」我說是啊,這次旅遊到台灣,專程來聽課。

  我又說,「習馬會」我在現場,我趕緊翻出朋友圈的封面,「這是您和習先生握手的合影。」馬先生笑了笑,默默的點點頭,然後在我名片上簽上了名字。這時一位陸生在旁問到,「什麼時候來大陸?」他笑了一下,並未回答,又點點頭,離開了教室。

  東吳大學保衛處一位老師問我,「你為啥喜歡馬先生?」我說他有民族大義,有這一點足夠了。那位老師似笑非笑,頓了一下,「嗯,你們都是中華民族的希望。」「願為這個民族的融合,做任何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我回答道。

  這是我的真心話。

  離開東吳大學,雨下更大了,被細雨點綴下的台北,很嬌羞。此時,出租車恰好路過台「總統府」,斜眼掃了一下,心裡默想,它現在的主人不知要把台灣帶往何方?

  嗯,馬先生,後會有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