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來論 | 推廣「治未病」理念 解醫生荒

時間:2022-06-09 22:18:59來源:大公網

  文 / 李國棟

  香港醫生人手嚴重短缺是多年來一直未能解決的問題。隨著港人平均壽命愈來愈長,老齡人口患上慢性疾病的機會又較高,對醫療護理的需求大幅增加,使公型醫療繫統承受極大壓力,亦為公共醫療服務帶來重大挑戰。公營醫院的醫生荒迫在眉睫,醫護人員人手短缺,疫情下更苦不堪言,而更無奈的是,為了集中資源處理新冠病人,公院需削減大量非緊急服務,病人的專科預約及輪候時間本已過長,排期一再延後,情況極不理想。若不設法改善輪候時間,可能導致病人因延誤診治而令病情惡化,這豈是社會願見。

  引入海外醫生免試在公院執業,應對醫生人手不足的方案曾遭部份醫生組織反對。惟在市民利益為依歸的前提下,任何可維持公營醫療服務的可行方案,需理性討論及考慮。去年立法會通過《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訂立所須的法律框架,讓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在符合特定條件後,可在香港取得正式註冊資格,藉此吸引更多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執業,以紓緩公營醫療系統醫生人手不足的問題。我十分歡迎政府批核新一批海外醫生認可資格名單,包括上海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是建於1905年的一所高等院校,擁有包括醫學等12個學科,是世界知名、國內頂尖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復旦大學一直堅持「國家意識、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專業素養、國際視野」的育人特色,致力為國家、為社會、為人類文明進步培育人才。近年復旦大學加強對外交流,國際影響力日益上升。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剛發布了2022亞洲大學排名,復旦大學躋身前10名。

  紓緩醫生人手短缺必須多管齊下。近年私營醫療服務迅速發展,加速公立醫院醫生流失,有主張招聘本地醫生到公院兼職,但成效有限。挽留醫生的最直接方法是改善工作環境,包括減少醫生候召次數、增加晉升機會等,但仍難保證醫生從公營醫療體系流失。政府積極投放資源培育本地醫護人才,社會上對加強本地培訓亦有共識,冀紓緩醫生人手短缺。然而培訓需經年,一般醫生培訓時間需7年,專科醫生更長達13年,遠水難救醫生荒。

  當然,醫療服務關係到病人健康,醫生的專業水平必須得到確認。政府去年11月根據經修訂的《條例》成立設於醫務委員會轄下的委員會,負責檢視與香港兩所大學醫學院課程有相若質素的非本地醫學院課程,從而訂定認可醫學資格名單。我相信有專責的委員會把關,確保學術資格、工作經驗及語文能力等符合要求。我亦希望委員會秉持專業標準,全權獨立負責訂定非本地醫學院頒授的認可醫學資格名單,有助增加市民及業界對海外醫生免試執業的信心。

  公院醫生嚴重流失是不爭事實,解決醫生人手短缺問題,需從香港社會整體利益考慮。以家庭醫生為本的基層醫療可以說是紓緩公院醫生工作壓力的長遠願景,需要繼續推動發展。惟市民若缺乏「治未病」的防病意識,或者未能知行合一,均影響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在港發展。長遠而言,建議政府成立「基層健康管理局」,監督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及發展,並制訂針對社區護理的法定監管程序、行政管理安排及質素評估制度。

  (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香港聖約翰救傷會總監及智經研究中心理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