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2025立法會選舉/為自己為未來 「首投族」更應踴躍投票\鄭曼晴

時間:2025-11-05 05:02:10來源:大公报

  立法會選舉是一場關乎每位港人福祉、關乎香港未來的大事,除了參選人需要落力競選、政府需要做好選舉安排外,超過400萬名選民的積極參與更是必不可少。尤其是年輕的「首投族」,在這場新選制下第二次換屆選舉中,更應積極參與踴躍投票,為香港、為國家,也為自己作出認真選擇。

  今次是新選制下第二次的立法會選舉,有了第七屆立法會的實踐,香港社會對於「愛國者治港」下行政立法相互配合、相互制衡帶來的高效管治水平有了全新的認識。而隨着今年新登記選民達3.66萬人,較去年上升92.9%,年輕群體或「首投族」無疑有了更多可以決定選舉結果的機會。在選舉中投票,不但是每名選民的權利,也是不可推卸的公民責任。對年輕一代而言,有三大原因必須出來投票。

  其一,為自己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毋庸諱言,香港年輕人正面臨諸多挑戰,從升學、就業到創業,這些挑戰需要靠年輕人自己克服,也需要從制度上推進,而選出能夠代表自己的立法會議員,則是關鍵中的關鍵。

  通過選舉屬意的立法會議員,年輕選民可以支持推動青年就業政策的候選人,或選出重視教育改革的議員,推動增加職業教育參與率,為自己提供更多元的發展路徑。從第七屆立法會的實踐中,第七屆立法會在任期內審議通過法案近130條,涉及土地房屋、增強香港競爭力、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等260多個項目,並且對政府工作提出大量建設性意見,例如進一步推動STEAM教學,為年輕人提供更多職業培訓和就業機會,增加他們在國際或內地的實習機會等一系列措施,協助年輕群體發展、擴大向上流動空間。

  事實說明,在新選制下,過去幾年來,種種年輕人關注的問題正逐步獲得解決。如果年輕人缺席投票,就等於親手放棄這些切身利益,因此,香港現時面對的各種青年問題,廣大年輕人都必須先親自踏出第一步。

  其二,為香港更美好的未來

  年輕人永遠是香港長期繁榮的基石,而立法會的運作與每一位市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從經濟發展、房屋土地,到醫療衞生、社會福利,無一不受其影響。每一張選票,不僅是權利的體現,更是決定香港未來的發展方向。

  現時香港正處於機遇與挑戰並存的關鍵時期,國家邁向「十五五」時期,香港需要加快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國際政經局勢的轉變亦要求香港加速產業轉型。發展創新科技、形成多元產業,便需要有更多務實、創新、大膽的議員進入議會,推動特區政府在不同方面投放更多資源孕育人才。年輕選民不但是香港這個家園的持份者,也是當家人,那就應積極行使公民權利,選出愛國愛港、有能力、有擔當的立法會議員,共同為建設一個更繁榮、更穩定、更美好的香港貢獻力量。

  其三,為推動高質量民主實踐

  投票一直是香港民主制度的核心,確保市民能透過選出其代議士,在議會內反映民意,讓政府得以高效施政。然而,在特區未獲完善選舉制度前,立法會往往充斥着惡意「拉布」、無休止的政治對抗,議事廳內聽得最多的只有空泛的政治口號,重要的經濟民生工作則陷入停擺,淪為反中亂港分子的政治表演舞台。

  經過過去四年時間,證明香港所要發展的民主,是要解決問題、聚焦發展的優質民主、實質民主。在「五光十色」的「愛國者治港」局面下,香港多元包容的政治文化繼續保持,更多愛國者加入特區管治架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參政議政論政皆具理性精神與建設力量。同時在行政立法關係得到改善後,市民可見特區管治效能大幅提升,社會發展環境整體優化,香港民主發展的條件和基礎越加豐厚、方向和目標更為清晰。

  對於這樣的民主制度,所有選民都有責任以投票維護,選出愛國愛港立場更加堅定、為港為民服務更加熱誠的立法會議員,選出更加勤勉努力工作、更加善於履職盡責的立法會議員,選出更加年輕專業、更具創新創造活力的立法會議員,選出更加清正廉潔、更有良好操守形象的立法會議員,就是為香港、為國家,也為自己、為家庭、為下一代作出貢獻。

  雖然很多人常說香港年輕人政治冷感,但從新登記選民的大幅增加來看,說明很多年輕人其實都有履行公民責任的意識,也有藉投票參與選舉的想法。即使每一票看似渺小,但積少成多,當每名選民都團結一致,積極投票,便能凝聚成推動整個社會進步的強大力量。12月7日,讓我們共同珍惜手中選票,積極行使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為香港共同家園的未來投下負責任的一票!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