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榮幸跟隨陳茂波司長於10月22日至24日率領的特區代表團前往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考察,它們是北京的「新兩翼」,是國家在京津冀地區實施的兩大國家級戰略,旨在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其展現的戰略遠見與宏大格局,令我深感震撼。
雄安新區的整體規劃和發展,有以下六個方面我認為在香港北部都會區包括河套地區未來的發展上值得深入學習和借鑒:
制度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一)雄安新區的前瞻性規劃,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堅持高質量發展,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典範之城」;
二)雄安新區的建設集中展現了中央政府推進重大國家戰略的強大執行力。從「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總體規劃,到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治理、產業導入等各環節的高效協同,項目建設有序推進,無不體現出這種自上而下、統籌推進的制度優勢。有了這種強有力的頂層驅動,可確保穩步建設雄安新區這座「未來之城」;
三)隨着中關村科技園、雄安科創中心等一批創新和產業平台載體相繼落子布局,雄安新區已成功吸引高端科技產業加速聚集,打造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策源地,逐步建成「科技之城」的核心骨架;
四)雄安新區的發展堅持以「為人民提供高素質生活」為核心,通過系統性地引入北京的優質教育、醫療衞生等公共服務資源,布局現代化公共服務設施,打造「15分鐘生活圈」,成為保障高質量生活水平的「人民之城」;
五)制度創新方面取得的顯著進展,雄安新區擁有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綜合保稅區等多項招牌,充分利用政策疊加優勢推動發展外貿的同時優化營商環境,成為京津冀區乃至全國的重要對外開放窗口。在人才引進、金融創新、社會治理方面亦系統性地推出政策支持,實現高質量發展,展現「創新之城」;
六)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始終將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城市建設全局。從「千年秀林」工程到推行「無廢城市」建設,有系統地推進綠色建築、清潔能源與資源循環利用,鑄就「綠色之城」的核心競爭力。
正如雄安新區是京津冀乃至國家的未來發展方向的戰略支點,北部都會區亦是香港未來的策略發展據點。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具有發展「一國兩制」下位處「一河兩岸」的「一區兩園」的獨特優勢,更是粵港澳大灣區聯通內地與國際的世界級科技創新平台,河套香港園區是香港北部都會區與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的天然交匯點,園區的發展需求與雄安新區在上述六個方面即規劃發展、推動建設、產業發展、制度創新、以人為本、綠色發展高度契合,雄安新區的成功經驗對河套香港園區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首先,河套合作區作為國家科技創新的戰略支撐點,更是國家布局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落子。國家「十四五」規劃中首次把深港河套地區納入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合作平台之一,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的支持之下,港深創科園致力發展為世界級科技創新樞紐,以四大方向全力推進港深創科園建設,包括:打造世界級產學研平台、建設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匯聚世界創科資源,以及開闢制度與制度創新的試驗田。
第二,今年施政報告亦提出加快河套發展,以「邊建設、邊進駐」模式進一步提速、提量發展河套香港園區。港深創科園公司正積極準備各項工作,會通過「河套香港園區跨部門審批專班」,就工程事宜加強與政府各相關部門的溝通和協調,加速香港園區的建設。園區第一期首三座大樓現已落成,另外五座大樓將於2027年起陸續完工,第一期餘下用地的選定地塊亦會於今年內推出,徵求私人發展計劃,並會完成第二期發展規模、產業分布等規劃。
釋放「一河兩岸、一區兩園」優勢
第三,港深創科園正積極落實生態圈的建設,特區政府亦撥款支持河套香港園區公司,為在河套香港園區發展的生命健康科技的初創企業,提供孵化、加速計劃等支援,為創建聚焦生命健康領域的創科生態圈提速提效。
第四,港深創科園首三座大樓,包括兩座濕實驗室大樓和一座人才公寓已正式進入營運階段,首批租戶亦正開始陸續進駐。園區的設計圍繞「以人為本」的理念,提供完善的交通配套、商業及零售設施,為企業、人才及他們的家人打造舒適優質的生活。
第五,河套合作區具有跨境合作的優勢,在「一國兩制」的基礎上,港深兩地會爭取試行專屬的跨境政策措施,讓人員、物資、資金、數據等重要創新要素在區內便捷流動,為在河套香港園區落戶的企業和工作的人員提供便利,推動香港園區成為「國內境外」的特殊地區。
第六,河套香港園區同樣注重可持續發展的規劃理念,無論在規劃設計,還是在引進企業及管理上,均會貫徹ESG、綠色及低碳等理念,例如訂立減碳目標、引入低碳建造和租務及營運減碳措施等。園區目標至2030年,與深圳園區基本形成高效創新之協同機制,為河套香港園區全面發展奠定穩固基礎,及至2035年形成全面發展格局,整體創科生態蓬勃,實現創新跨境要素暢通流動,促進高質量建設,把河套合作區推至國際領先地位,進一步釋放「一河兩岸、一區兩園」的專屬優勢,切實鞏固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人」的地位。
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有限公司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