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尚有不足兩個月,有第七屆立法會的成績珠玉在前,香港社會對新選制更有信心,也更期待新一屆立法會能選出更德才兼備、更具創新活力的議員。國務院港澳辦昨日發表「港澳平」文章,從第七屆立法會的產生、成就和對未來的影響,系統分析了香港特色民主制度的真義。只要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守正創新、齊心協力,定能把新一屆立法會選舉辦得更成功、更圓滿,選出歷史上最高水平的一屆立法會。
首先,第七屆立法會產生的良好局面來之不易,是經過重大鬥爭才得來的。在第七屆立法會之前,香港的政治和選舉都是以西方模式為標準,其結果便是,反中亂港分子和外部勢力代理人利用了制度上的漏洞和缺陷,可以大搖大擺進入立法會胡作非為、肆意破壞。濫用議事規則、操弄政治議題、製造對立撕裂,嚴重干擾特區政府依法施政,阻礙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甚至嚴重衝擊特區憲制秩序,危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等行徑,非但沒有第一時間得到阻遏和嚴懲,反而成了立法會的常態。
選舉回歸選賢舉能本質
至2019年修例風波爆發,行政立法之間的緊張關係到了頂點,亂港分子堂而皇之利用「拉布」、「流會」等卑劣手段騎劫立法會,甚至癱瘓其運作。之後,以戴耀廷為首的「攬炒派」更公然叫囂要利用立法會作為政治武器,企圖顛覆特區和國家政權。
在緊要關頭,是中央果斷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完善特區選舉制度,推動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新選制下,選出了90名堅定愛國愛港、背景五光十色,而且有滿腔熱誠服務香港市民的議員,第七屆立法會於2022年1月1日正式上任,「愛國者治港」原則終於在香港得到貫徹落實,也是立法會重回正軌的歷史轉折點。
其次,本屆立法會履職盡責、擔當作為,為香港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過去4年任期內,本屆立法會審議通過了近130條法案,審批260多個涉及土地房屋、增強香港競爭力、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的項目,議員們更經過近乎不眠不休,以及嚴謹專業高效的審議,於去年3月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歷史性完成了香港基本法第23條規定的憲制責任。
審議法案的超高效率,不代表議員只是「走過場」或敷衍了事。事實上,每次審議具體法例和就政策進行討論時,議員都對政府提出了大量建設性意見,特區政府根據立法會意見就各項條例草案提出的修正案便超過了1800項。眾多「老大難」民生問題獲得有力解決,今屆立法會更主動提出並通過《立法會議員守則》,系統全面規範議員行為,加強自我監督約束。同時行政立法關係,也由此前的劍拔弩張變為現在的互相尊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兩者互動更為密切,關係更為融洽,受到香港社會的普遍讚譽。
最後,在第七屆立法會實踐基礎上,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必定更充分展現高質量民主新氣象。新選制所具有的廣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參與性、公平競爭性,讓香港首次體驗到一場前所未有地公開、公平、公正、廉潔、有序的選舉,參選人不再是比政治立場、政治口號,而是比拼政綱、能力、形象來爭取選民的支持,回歸民主選舉應該選賢舉能的本質。
參選人將站在同一起跑線
近日有多名資深議員表示不尋求連任,希望交棒年輕一代,令新一屆議會的精神薪火相傳,如此宏大的格局觀讓人敬佩。同時市民也留意到,開始有各方各界不同的新人在考慮或準備參選,也有政團社團揚言會全力爭取議席。香港的政治生態從以往病態的「山頭林立」,變成不同背景、不同年齡的人才都能參與競爭,鼓勵更多愛國愛港、有才能、有志服務香港的人積極參選,實現有序更替的健康環境,這成為了立法會的新常態,也是一直以來民主制度追求的真諦之一。
就如「港澳平」文章中所說,「任何參選人如經法定程序確認為合資格候選人,都將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展開競爭。不存在什麼『祝福名單』,也沒有誰享有什麼『特殊待遇』。」唯有真正愛國愛港、有才能、有志服務香港的人,最終才能得到選民的青睞,成為700多萬香港市民認同的代議士。
在日前舉行的「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創未來」研討會上,行政長官李家超呼籲所有選民履行公民責任,為自己投票,為共同家園投票。香港的明天與大家的未來息息相關,每一位市民都是香港的主人翁,尤其現在正值加快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國家「十五五」規劃快將出台,新的機遇和挑戰將接踵而來,凝心聚力拚經濟、謀發展、惠民生,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已經成為香港社會的強烈共識。面對新階段新形勢,相信廣大選民必定會本着對整體利益和切身利益高度負責的精神,為香港、為國家、為自己、為下一代選出新一群愛國愛港、熱誠勤勉、履職盡責、年輕專業、清正廉潔的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