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形容為今年全球最猛烈風暴的超強颱風「樺加沙」吹襲香港。面對這樣一場自然力量的考驗,作為全球重要航空樞紐的香港國際機場,我們的禦風能力,世界都在關注着。
颱風來襲前夕,有外媒誤報香港機場將會關閉。我們迅速作出鄭重澄清:香港國際機場門常開,年中無休。即使航空公司基於安全暫停航班,跑道與客運大樓依然保持運作,始終為旅客敞開大門。我們深知一個事實:不論是空中或地面交通受風暴影響而暫停,最安全的就是讓旅客安心留在機場內等待。我們同時也知道,與其他機場的旅客一樣,當面對暴風雪或暴風雨時,旅客們寧可在目的地的機場等候離開機場,也不願航班被轉降其他機場,面對更長的不確定等待。因此,我們的首要任務是航空公司在最安全的情況下起降,並讓每一位旅客在機場內感受到安全、舒適與關懷,即使暫時無法離開,也能放心等待天氣好轉。
颱風期間,機場緊急應變中心全程運作,協調各單位應對。雖然大量航班取消或延誤,但航空公司均主動通知旅客,客運大樓未出現大批旅客滯留情況,秩序井然。
有人問我們,面對如此強勁的風暴,機場為何能安然渡過?秘訣何在?
誠然,颱風路徑在後期偏南約20公里,減輕了對香港的直接衝擊,但機場仍錄得極高風速,側風超過每小時40海里,遠超航班升降的安全標準。儘管沒有飛機起降,我們並未鬆懈,全程嚴陣以待。
總結這次經驗,能夠保護乘客安全、避免設施受損,關鍵之一在於及時掌握資訊。感謝常駐機場的天文台同事提早發出警示,提供颱風路徑資料,讓我們有足夠時間作全方位部署:航空公司提前將部分飛機調往外地避風,以便風後迅速恢復運力;機管局加強停機坪防風措施,固定登機橋,並檢查排水系統;三跑道系統的海堤設計早已考慮極端天氣,高度達主水平基準以上6.5米,成功抵禦風暴潮。
颱風期間,地面交通暫停,機場成為旅客最安全的休息點。我們在客運大樓設立休息區,提供座椅、充電設施,食肆和商店如常營業。「旅客關顧組」不僅派發樽裝水、乾糧和毛毯,更特意準備了爆穀、棉花糖,小朋友還獲贈玩具蠟筆,為緊張的氣氛添上一絲溫暖。而對於日以繼夜堅守崗位的員工,我們也在兩個休息區提供約400個休息空間,感謝他們的付出。
隨着「樺加沙」逐漸減弱,我們立即啟動復常機制,與民航處及航空公司協調,重新編配航班。9月25日凌晨起,航空公司開始接載滯留外地的旅客回港,離港航班也陸續恢復。三條跑道同步運作,約一天內已處理近千班航班,運作迅速回復正常。
除了航班調度,我們也積極理順交通接駁,與港鐵、巴士及的士業界緊密協調,延長機場快線服務時間,確保旅客能順利往返市區。
掌握資訊、提早部署、群策群力、愛護關懷,是這次我們應對風暴的核心心得。每一次挑戰,都是進步的契機。我們相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香港國際機場,始終準備好迎接明天的風與晴。
機管局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