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日前發布所謂的「國別投資環境報告」,對香港作出抹黑攻擊。然而,這樣的「報告」既不符客觀事實,又充斥着顯而易見的政治目的,根本欺騙不了世人。事實上,不久前香港才獲選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金融中心指數全球第三、競爭力世界第三。正如昨日發表的「港澳平」文章所指出,在世人皆見港澳保持繁榮穩定、風采魅力更勝往昔的今天,美國的「報告」愈顯拙劣,堪稱可笑可恥可惡!
「劣等生」向「優等生」品頭論足
首先是這份「報告」罔顧事實、信口雌黃。本月25日,菲沙研究所公布《世界經濟自由度2025年度報告》,評選香港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其中香港在「國際貿易自由」大項中蟬聯首位,「穩健貨幣」及「監管」的排名亦高踞全球第3;同日,英國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排名全球第3、亞太第1,與位列全球第1的紐約和第2的倫敦分別僅有2分及1分之差;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2025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連升兩名,重返全球三甲。
眾多權威國際機構不約而同對香港營商環境予以高度肯定,明顯不是偶然,而是建基於這些年來香港觸目世界的經濟表現和對人才的吸引力。再看看近年來外資的數量,去年母公司在海外及內地的駐港公司數量同比增長10%,達到破紀錄的9960家;美國量化交易與投資管理公司「簡街資本」(Jane Street),今年6月以月租3061萬進駐中環新海濱,租期長達5年;包括美國Hudson Bay Capital在內的多家全球對沖基金亦於近期選擇落戶香港。
所以美國政府是真認為「眾人皆醉我獨醒」,覺得這近一萬家看好香港前景的內地和外資企業,全部想倒錢落海?其以「投資環境」為主題,稱在港營運的企業面臨巨大不確定性,但通篇「報告」沒列出任何具體數據,反而花大篇幅在說香港國安法、《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國安法指定法官如何如何。大概美國當局是真活在平行時空中,才能毫不尷尬地把這些妄想稱為「報告」拿上枱面。
其次是美國自身表現一塌糊塗,卻對香港指手畫腳。美國口中的香港國安法律就如同萬能的稻草人般,可以把一切問題怪罪於其上。但若然數到誰才是最善於泛化「國家安全」概念,任意打壓以「莫須有」罪名確定的對象,嚴重破壞國際經貿秩序和市場公平競爭環境,嚴重威脅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恐怕美國自身認第二,也沒人敢認第一。
不知美國國務院是不是有健忘症,但差不多半年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才向全世界數十個國家,包括其盟友無差別徵收巨額關稅,嚴重擾亂了全球供應鏈,甚至對美國本地的產業也造成毀滅性影響。時至昨日,特朗普也依舊沒有放棄其「關稅大棒」,在社群平台上發布多則帖文,點名「電影」和「傢具」產業,宣布要對境外製造的相關產品課以高額關稅。真要論及對營商環境和海外人才構成的風險,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寫下寥寥幾句恐嚇,已教人難以望其項背。
不久前,特朗普還簽署行政命令,將海外人才的H-1B簽證費用暴增至10萬美元,相當於對美國科技界投下一顆核彈。加上特朗普近來還不斷以國家安全為名針對外國學生,撤銷數千名學生的簽證,更直接威脅哈佛等頂尖學府停收國際生。這樣一名「劣等生」竟然好意思對香港評頭品足?此莫過於天大的笑話。
美國才是破壞營商環境黑手
最後是美國口口聲聲說「關切」,實則不擇手段搞破壞。美國一直以來抹黑香港,總要用各種名目炮製一堆「法案」和「報告」,比如最常用的「人權、民主、自由」,美其名「關心香港」,但實際舉動卻無一不是在損害香港和港人的利益。例如冒天下之大不韙對特區法官實施制裁,嚴重干預香港司法獨立;對實施零關稅的香港加徵所謂「對等關稅」,逼迫香港在經貿問題上就範;或揚言取消香港駐美經貿辦事處有關待遇,把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
如果說真有誰在破壞香港的營商環境,那美國正是真正的幕後黑手。這份「投資環境報告」扣在香港頭上的眾多帽子,交還給美國自己戴恐怕再適合不過。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駐港總領事館有份撰寫「報告」的相關內容,新任美駐港總領事伊珠麗,日前才表示會推進積極議程,推動美港交流合作。所以在美方角度,無視客觀事實,對香港極盡詆毀之能事,就是在推動美港交流合作嗎?還是說,其實伊珠麗言不由衷,說的話要倒過來理解才對?
正如「港澳平」在文章最後的總結,香港在安全穩定的環境下,正生機勃勃、蒸蒸日上,喜迎八方客、共創新輝煌。「幾聲噪音,擾動不了人們對港澳『一國兩制』實踐更加光明前景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