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井水集/無障礙生活

時間:2025-09-30 05:01:22來源:大公报

  運輸署今年4月起陸續更換電子過路發聲裝置,至今完成了170個路口的安裝,全港更換工程預計於2027年完成,此舉有助視障人士更安全過馬路,體現了特區政府對弱勢階層的細緻關懷。

  香港在殘疾人士權益保障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殘疾人士乘坐巴士和地鐵等交通工具時,會得到司機或乘務人員耐心協助,其他乘客則禮讓殘疾人士優先上車,這是香港最美的風景線之一。政府建築物100%達至無障礙標準,公共網站達標率接近100%,投票站達標率逾九成。

  香港一早通過《殘疾人歧視條例》,從法律上禁止對殘疾人士的歧視,涵蓋就業、教育和公共服務等多領域。政府設立無障礙協調員計劃,協助殘疾人士使用公共設施。電視台必須提供字幕和手語翻譯,迪士尼樂園等大型私人機構提供輪椅租借、觸覺地圖和導盲犬服務。在社會保障方面,絕大部分殘疾人士享有政府福利津貼,職業培訓計劃有助於他們融入社會。

  香港是公認的對殘疾人士最友好的城市之一。事實上,香港公共交通系統無障礙率遠遠優於紐約。若與英國比較,香港在無障礙基礎設施建設效率上更勝一籌。聯合國有關機構曾讚揚香港對殘疾人權益的保障,高於國際平均水平。

  香港在無障礙建設方面成績斐然,但這並不是說已沒有繼續優化的空間。有復康組織調查顯示,47%殘疾人士認為本港無障礙設施未盡完善,啟德體育園的購票程序複雜,而所有暢通易達洗手間均不達標。這些,正是香港繼續努力優化的目標。

  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往往體現在它如何對待弱勢群體,尤其是殘疾人士。香港在人道關懷上的卓越成就及國際社會高度評價,彰顯了香港是一個有溫度、有愛心、有包容的文明城市。另一方面,從無障礙設施的完善到真正實現無障礙生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政府、企業和社會應加強合作,推動更全面、更完善的無障礙設計和文化轉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