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議論風生/閱兵新武器新方陣 強軍之路托舉和平志願\黎棟國

時間:2025-09-10 05:01:58來源:大公报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雄壯步伐、整齊方陣與精銳的鋼鐵裝備,一舉展示我國國防建設的新成就。這不僅是一場紀念抗戰勝利的莊嚴儀式,更是國防現代化的重要檢閱,也向世界清晰宣示:中國正以堅定的步伐邁向強軍之路,並以穩健的姿態承擔維護和平的責任。

  強軍目標與和平信念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始終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英雄部隊。他強調,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為全球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從「民族復興」到「人類和平」,可見我國強軍的信念是:以實力守護國家,以責任回應世界。

  尖端裝備 科技自立的新高度

  閱兵場上,多型尖端武器接連受檢。「東風-61」洲際導彈、「東風-5C」液態燃料洲際戰略核導彈、「鷹擊-19」等新一代反艦導彈,展示中國戰略核與制海力量雙雙跨越;「紅旗-29」反導系統首次公開亮相,標誌我國在戰略防禦上已具備更高層級的能力。

  無人化裝備成為另一大亮點:AJX002超大型無人潛航器首次公開,揭示深海自主戰力突破;5型7種國產無人機同場受閱,具備偵察、監視與打擊能力,符合陸基與艦基使用需求;新亮相的察打一體巨型無人機、輕巧無人戰車、機械狗、可移動雷達及激光武器等,進一步展現我國在智能化戰爭領域的前沿探索。琳琅滿目的裝備令人嘆為觀止,也讓外國軍事專家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分析研究。

  近代中國因國防羸弱而蒙受屈辱,先烈以血肉之軀抵抗侵略。今日中國則以最先進的武器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閱兵場上的每一件裝備,既是科技器械,更是歷史回聲,折射着民族精神從苦難到自信的跨越與昇華。

  中外對比 軍紀映照戰鬥力

  觀眾透過電視看到解放軍方隊整齊劃一、氣勢如虹,場面震撼。對比今年美國華盛頓大閱兵,士兵步操鬆散,被形容如「大街散步」。差異凸顯,解放軍高度紀律化的軍容,正是素質、訓練與戰鬥力的有力象徵。

  這場震撼世界的展示並非炫耀,而是強調:中國強軍旨在守護和平。強大軍力能震懾戰爭風險,為建設發展提供安全環境;更能在國際舞台上增添話語權,推動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對內凝聚民族自信,對外則展現和平決心。

  銘記歷史 責任與使命

  今日國際局勢動盪,和平來之不易。唯有依託強大軍事力量,方能「以武止戈」,有效維護國家安全、統一與領土完整,為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提供穩固保障。

  我們必須銘記14年艱苦抗戰和無數先烈的犧牲。他們浴血奮戰、光復河山,為民族復興凝聚了取之不竭的精神力量。以先烈為榜樣,才能激勵後人排除萬難、勇毅前行。毋忘歷史,方能更加珍惜和平;緬懷先烈,方能團結各國人民,共同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

  為了進一步銘記這段歷史、凝聚奮進力量,當晚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文藝晚會,以舞蹈、歌唱和現代科技舞台效果帶來震撼視覺盛宴,高潮迭起,同時深刻回顧抗戰歷程與國家成就。建議香港大中小學及社團組織集體觀賞錄像,既能更全面地了解歷史,也能成為愛國教育的生動教材。

  今日的中國,不再脆弱,而是更加自信與負責任。強軍的腳步不會停歇,和平的旗幟必將長久飄揚。大閱兵昭示世界:中華民族邁向復興的步伐堅定有力,必將以力量作護航,與和平同行。

  新民黨常務副主席、立法會議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