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井水集/政府主導用地

時間:2025-07-22 05:01:21來源:大公报

  發展局昨日宣布停止位於元朗及洪水橋兩幅產業用地的招標工作,一幅交予香港科技園公司,用於在元朗建構微電子生態圈;一幅納入產業園發展規劃,由政府計劃成立的公司管理和營運。這一調整極具象徵意義,凸顯本屆特區政府加強了對土地發展權的主導,加快推動創新產業的發展。

  去年3月及10月發展局先後將上述兩幅土地推出招標,用以發展多層現代產業大樓,原訂本月25日截標。但在考慮創科及物流業界對區內產業布局的意見,以及對北部都會區的產業部署後,及時調整招標工作,以政府主導土地使用的方式,提升這兩幅土地的使用效率,使它們在推動產業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佔地3公頃的元朗用地毗鄰元朗創新園及園內的微電子中心,該創新園由香港科技園公司營運及管理。有關土地轉作創科用途,有利於加快發展元朗創新園內蓬勃的微電子生態圈。另一方面,發展局積極探討由政府成立和牽頭的公司,在佔地15公頃的洪水橋土地上營運產業園區,隨着相鄰的8公頃土地納入一併研究,有助日後園區公司有更充裕的土地資源,達至規模效益。

  停止上述兩地土地的招標工作,也體現了特區政府審時度勢、靈活應變的施政作風。在現時市場氛圍下,發展商出價未必積極,萬一達不到政府設定的低價,結果就是流標,而重新招標程序漫長,只會拖慢發展步伐。更重要的是,如果沿襲以往一幅一幅推地的做法,土地使用難免會變得支離破碎,不符片區發展的模式需要,更不利於實現整體發展規劃和目標。

  香港並不缺土地,但由於土地使用權長期由發展商主導,人為的土地「荒」表象衍生惡果,不僅造成高房價、高租金,催化社會不公平,也導致地產經濟獨大,窒礙創科發展,削弱香港競爭力。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後把握土地主導權,加快了拓土建屋的速度,也讓創科產業發展走上快車道。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