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焦點評論/改革破局抓機遇 強化優勢香港前景更光明\吳志斌

時間:2025-07-07 05:01:48來源:大公报

  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的紀念日。香港上下國旗、區旗、彩旗迎風飄揚,全城的紅色喜悅點燃了民心的自豪感和認同感。與此同時,特區政府聯同各民間團體、各司各署以及逾千間食肆及商戶,舉辦多姿多彩的慶祝活動,包括升旗禮、免費入場部分博物館和公園、步操匯演、餐飲優惠、嘉年華、綜藝晚會、球類比賽等,實實在在地讓市民在慶祝回歸28年之際,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回首28年,香港的成長可謂是從一個「順勢回歸」到「盛世有為」的過程,道路雖有曲折,但一路向前,希望無限,風景獨好。

  國安法落地實現人心回歸

  首先,所謂「順勢回歸」,指的是香港回歸的節點發生在中國崛起的關鍵時刻,香港回歸從第一刻起就是跟祖國的高速發展、民族復興的篇章交織輝映。1997年,東方之珠清洗了殖民的屈辱和不公,以獅子山的精神為支柱,在中央政府的紅利扶持和政策傾斜下,站在新起點上,煥發新機,自由自信地擁抱世界,打贏了亞洲金融風暴之戰,熬過了「非典」和新冠的煎熬,也見證了2008年的奧運聖火點亮了香江。「順勢回歸」,迴盪的是民族百年的期許,是祖國完全統一的重要一步,而「一國兩制」更是創造了對世界和平和政治治理的新思維與新實踐的貢獻。

  然而「順勢回歸」只是歷史回歸的第一層,順心而歸、重塑身份認同則是在2019年之後,是在積極融入國內大循環、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之後,尤其是國安法落地實施之後,讓香港真正迎來了人心回歸。

  一方面,在國安法落地實施之後,香港創造了一個讓各界人士可以安心生活、和諧奮鬥的政治環境,也使得經濟發展、高等教育、社會福利機制乃至國際聯繫等各方面實現了高質量的突破。根據《世界經濟自由度2024年度報告》,香港排名較去年上升一位,反超新加坡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尤其是在「國際貿易自由」和「監管」方面均位列全球第一。在今年發布QS全球大學排名中,香港共有9間大學上榜,其中5間躋身全球前100位。香港大學較去年躍升了6位,位列全球第11位,創下了2012年以來排名新高。

  在李家超行政長官的帶領下,一種銳利創新、腳踏實地、「以結果為目標」的政府文化在香港扎根。在本屆政府的高效有力的管治下,香港不僅完成了基本法第23條本地立法的憲制責任,也在全心全意為香港市民謀幸福:近三年來,公屋輪候時間由6.1年下降至5.3年;香港經濟亦由負增長轉為正增長;家庭收入以中位數計增加3000元,上升超過11%;實施的人才興港策略為香港帶來了超過21萬的專才、高才、優才,引進了84間從事前沿科技的重點企業,帶來約500億港元投資,創造超過2萬個職位。

  在國際盛事舉辦,尤其是金融峰會和商貿論壇方面,香港更是一騎絕塵,不僅先後成功舉辦三屆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更是與內地的企業攜手「併船出海」,與中東地區國家達成59項合作備忘錄和協定。香港總商會委託專業機構調查編製的「亞洲城市國際化指數」中,香港穩居第一。可以說,人心回歸帶來「盛世而歸」,更帶來讓香港市民和各界人士可以大展身手,實現自我,信心高漲,有為香港的新起點。

  人人都是香港的改革者

  另一方面,「盛世有為」不僅是描述一個現狀,更是一種行動的號召,是全體香港市民的使命和責任。回歸28周年,香港各界人士和市民對國家更有信心,對走在「一國兩制」軌道上的香港有信心,更對生活在香港、貢獻香港、發展香港有信心。目前的香港身處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人人都是香港的改革者、局內人、行動者。在維護國安底線和堅守愛國原則之際,要樹立香港為我家、香港好大家好的大愛精神。在發展香港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社會各界響應中央和特區政府的號召,重點抓住發展高新科技的新動脈,維持航運、交通、金融和法治的中心地位,融入國家、國際雙循環,在「一帶一路」的藍圖上發揮有機的聯通作用。與此同時,基層工作者和政府也要真真切切地為香港市民解決難題,共同讓生活在香港成為幸福的代名詞。

  從1997年的「順勢回歸」,到國安法落地的人心回歸再到由治及興轉折點上的「盛世有為」,香港市民與香港一併成長,相互成就。28年彈指間,香江日月依舊明朗,東方之珠依舊奪目,新的歷史旅程正在開啟與書寫,香港有未來,你我皆可期。

  安徽省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僑聯委員、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