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行政長官李家超展開任內第二次中東行。與2年前的首訪相比,此次無論是在代表團的組成、探討合作的範圍,還是香港的角色,都有了明顯的「升級」。在新的發展形勢下,香港主動作為,發展的空間更廣闊,對國家的作用也將更加突出。
中東長期以來都是我國的重要合作夥伴,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一環。李家超此次到訪的卡塔爾及科威特兩國,近年經濟發展快速,例如卡塔爾已成為中東重要航空樞紐,科威特政府所掌管的主權財富基金,管理超過7千億美元資產。這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航空樞紐地位高度契合,為雙方提供了「強強聯手」的合作空間。
與此同時,中東本身也有不少豪客,卡塔爾和科威特的人均GDP就分別位居海合會成員國第一與第三。香港作為長期匯聚高資產人士及頂級消費者的奢華市場樞紐,近年亦吸引眾多頂尖汽車、遊艇、私人飛機品牌的投資,有潛力成為中東遊客的「首選之地」。
自本屆特區政府上任以來,中東一直是重點開拓的市場。2023年,香港已與沙特和阿聯酋企業、機構交換了13份合作備忘錄或合作意向書,兩隻投資港股的ETF先後在沙特交易所掛牌,金管局亦與沙特公投基金共同出資創建目標規模達10億美元的基金。
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隨團的還包括多間內地企業代表。這說明,不管海外國家還是內地企業,都非常重視香港「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希望依託香港的成熟資本市場以及蓬勃的發展動能,實現「引進來」、「走出去」目的。
事實上,行政長官每出訪一次,都能有效提升香港的角色作用。在當前全球經濟復甦乏力、美國關稅戰威脅全球經貿穩定之際,香港的國際化平台、自由港地位對國家乃至世界都更加重要。在危機中覓機遇,關鍵在於應變求變,發揮好香港的優勢,未來類似的交流合作相信會陸續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