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國際關係/歐洲為何無法實現「抗俄反美聯中」策略?\宋魯鄭

時間:2025-03-22 05:02:03來源:大公报

  特朗普再度執政以後,歐洲上演了地緣政治不可思議一幕:抗俄反美的同時並未聯中。這其中歐盟核心國家法國無法「打中國牌」是原因之一。

  中法相距遙遠,文明和制度不同,經濟互補性也不強,但卻在冷戰時建交,震動了世界。現在雙方建交已有一個甲子,世界也重新進入中美博弈的兩極世界。但法國卻並沒有再現冷戰時既「打中國牌」也「打蘇聯牌」的盛景。中法關係僅在政界和經濟界保持的經濟理性基礎上發展。本來法國以一個中等規模的國家享有一流國家的地位,很重要的原因是它能在兩極世界中扮演平衡角色。但卻在今天難以做到。雖然可以說是由於現在的法國沒有擁有超凡勇氣和遠見卓識的戴高樂,但形勢比人強,根本原因還是今天的中美兩極格局和冷戰時的蘇美有本質的不同。

  一是中國迅速崛起之後,並沒有像蘇聯一樣對外輸出意識形態,也沒有發動代理人或自己直接下場的戰爭,更沒有組成集團和美國進行對抗,中國也基本支持二戰後以美國為核心的國際秩序。美國把中國視為威脅僅僅是因為中國的發展客觀上有可能取代它的霸主地位。蘇聯的公開政策就是要戰勝美國,全球都施行它的制度,這對美國是生死之戰。中國則最多令美國成為全球第二,並非生死威脅。

  因此今天的中美之間儘管是戰略博弈,但雙方的關係依然有相互依賴的一面,國際事務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間。比如2024年中美貿易額接近7000億美元。就是在對抗激烈的芯片領域,使用芯片的美國產品中,有三分之二使用中國傳統芯片。哪怕奉行單邊主義的特朗普二度當選,他也公開呼籲中國協助結束俄烏衝突。美國對華政策,包括貿易戰、科技戰主要目的仍然是阻撓中國的發展而不是和蘇聯一樣完全的零和對決。

  這個特點就使得法國無法發揮冷戰時的平衡作用。法國在冷戰時之所以可以長袖善舞,就在於它一方面屬於資本主義陣營,但同時又對美國說不,從而使得蘇美兩大陣營都不得不爭取它的支持而對之容忍讓步。但中美競爭並不是兩大陣營的較量。所以儘管中美博弈是國際關係的主線,但在拜登執政時,它組建的AUKUS、四方安全對話(QUAD)、印太經濟框架(IPEF)以及傳統的五眼聯盟沒有一個歐盟國家。美國反而藉成立AUKUS搶走了法國和澳洲的600億美元大單。《反通脹法案》也完全無視法國和歐洲的反對和利益。特朗普執政,更是敵友不分,對歐盟和中國一視同仁。

  第二,中國儘管沒有以控制其他國家的集團對抗的前蘇聯方式面對美國,但中國卻通過經濟方式和全球多數國家構成了事實上的經濟命運共同體。

  比如中國力推的「一帶一路」倡議,已有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加入進來。相應的,中國已成為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2023年,中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633億美元,保持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地位;2023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1772.9億美元,佔全球份額的11.4%,連續12年居全球前三。已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中國製造業佔全球的比重高達31%,是美國的兩倍,等於美國、日本、德國、韓國的總和。世界多數國家依賴從中國進口汽車、家用電器、消費電子產品及其他製成品。

  美國的傳統盟友歐洲,對中國的依賴也是多方面的。比如中國供應歐盟98%用量的稀土、97%的鋰、93%的鎂,這些都是半導體、電動車電池、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等產業的關鍵原料。所以在當今世界上,包括美國的盟友,幾乎沒有一個國家完全站在美國一邊,而都竭力避免選邊站。

  這對法國的影響在於,絕大多數國家都不得不和中國保持密切關係,法國不會是獨一無二的,其重要性也被稀釋。不會出現冷戰時法國以第一個和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那樣的巨大紅利事件。

  三是美蘇冷戰的主戰場是歐洲,因此,歐洲國家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身在歐洲的法國的重要性對東西方陣營都是不言而喻的。但今天中美戰略博弈的主戰場是亞洲。從戰略角度,歐洲對美國的重要性下降。中國周邊國家的重要性則大幅上升。這就是為什麼,拜登總統可以打破慣例,率先訪問韓國,會見剛當選的總統尹錫悅。他可以去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亞、柬埔寨、參加東盟會議,日本則訪問了兩次,甚至英國訪問了五次,但卻僅在最後一年藉諾曼第登陸80周年之際訪問了法國。

  因此,處於歐洲的法國對於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重要性相對下降,中國也更看重周邊國家的外交作用。

  對於中美來講,它們的外交戰略都是針對對方的。中國所做的一切主要是服務於對美博弈,美國也是一樣。因此,這也同樣決定了在中美兩極格局下,法國很難從中美對抗中謀取到冷戰時那樣的巨大利益,這就很難在對華關係上有大的作為。

  當然法國畢竟還是世界性大國,它的行為對中國也還是有戰略意義。面對特朗普,法國挺身而出帶領歐洲支持烏克蘭,積極倡導戰略自主、共同防衛和追求歐洲主權,歐洲不僅沒有站在美國一邊,相反雙方正在分離。

  面對美國全力遏制的中國深知歐洲的戰略重要性,也清楚歐美大西洋聯盟歷經二戰和冷戰考驗,非常堅固。因此長期以來中國的戰略目標只是歐洲不要完全追隨美國對華政策。現在歐洲在法國的推動下已經大大超出了中國的戰略期望。儘管法國只是為了自已,中國也無需投桃報李。

  旅法政治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