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應果斷落實23條立法/周八駿

時間:2018-08-16 03:16:58來源:大公報

  2013年11月,為在香港籌備一個公開論壇,我接待了一位從內地到美國留學並長期遊走於美國和歐洲的學者,他向我說了令我至今不忘的話:「西方社會越來越多人承認低估了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的成就,因此,越來越多人開始對西方國家幫助了中國發展感到後悔。」

  幾乎同時,一位在香港的外籍朋友邀請我出席一個活動,我因忙於籌備那個論壇而婉拒。那位朋友問我論壇主題是什麼?我答:「是『世界格局與中國未來』。」對方立即回應:「中國最好維持現狀。」

  來自不同渠道的這兩則信息,拼成一幅圖畫——在西方,人們開始憂慮中國發展,不希望中國進一步發展。

  西方有人憂慮中國發展

  但是,聯合國2014年7月發表《千禧年發展目標2014年報告》(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Report 2014)稱,2010年全球極度貧窮人口為12億人,中國佔12.8%。按聯合國標準,極度貧窮人口是指每日每人依賴不足1.25美元維持生活的人群。

  我的那位從內地留學美國的朋友在美國和歐洲所接觸的;我的那位在香港的外籍朋友每天所接觸的,都是中產階級或以上人士,他們都不了解每天依靠不足1.25美元維持生活的人們是何等的苦況。如果在他們的視野裏經常出現那一類人群,而知道中國擁有僅次於印度的貧窮人口,那麼,他們對中國發展的觀點是否會修正呢?有些人會,但有些人不會。不會的,是因為根深蒂固的偏見。

  2010年5月,美國總統奧巴馬接受澳洲電視台專訪時稱,如果10億多中國人也過上與美國和澳洲同樣的生活,那將是人類的悲劇和災難,地球根本承受不了。

  這就是西方社會所存在的一種對中國的偏見。為什麼奧巴馬不說為了讓地球能夠承載全人類共同富裕、已然富裕的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應當在環保和節約資源上做更大貢獻呢?

  中國領導人承擔着領導中國的重任。中國必須走自己的路。2015年12月7日,新華社授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提出到2020年按中國現行標準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必須繼續發展,不能維持現狀。

  2020年中國即使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仍明顯落後於發達國家。2050年中國即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只是達到發達國家水平、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國人民前進的腳步和設定的目標是如此合情合理,為什麼美國和西方國家某些人不容忍和不容許⁈

  人類不是動物,人類社會不是森林。「弱肉強食」是森林法則,21世紀人類社會應當全面實踐聯合國憲章所記載的原則。

  香港從1841年1月至1997年6月30日是英國管治,服膺西方。在香港主流社會尤其上流社會,至今流行西方對中國的偏見。即使在所謂「建制派」中間,迷信西方的不乏其人。香港應當糾正對國家的偏見,糾正對國家的偏見必須從香港主流社會做起。

  當前,香港對國家的偏見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視《基本法》第23條為洪水猛獸。反對派是公開反對為維護國家安全立法。不少香港居民是對國家有偏見而顧慮落實《基本法》第23條。

  (二)不敢批評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香港的自由港地位成不了迴避美國對華貿易戰的避風港,也就不能以維護自由港地位為藉口來逃避同內地一起反擊美國對華貿易戰的責任。

  (三)無視二次大戰結束以來以及「冷戰」結束以來所分別形成的國際秩序正發生變革,而繼續泛泛而談香港同國際接軌。即使在美國和歐洲,越來越多精英分子不贊同籠統地維護國際秩序。但是,香港一些精英分子仍然慣性地稱,香港同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接軌是香港相對於內地的優勢。

  港人需站在國家一邊

  特區政府應當引領香港社會糾正對國家偏見。本屆政府所面對的是前幾屆政府都未曾遇的形勢——世界大變局、國家大發展,相應地,香港必定大變化。傳統管治經驗和作風遠不足以應對當前和今後的局面。

  以落實《基本法》第23條為例。的確,近期啟動相關本地立法程序,社會政治對立和分化必定加劇。但問題是,何時出現社會和諧而有利於相關本地立法?按目前客觀形勢來推斷,一味等待,將遙遙無期。而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所面對的風險在日積月累。請看:香港外國記者會居然為「香港民族黨」召集人搭台鼓吹「港獨」、攻擊特區政府依法禁止該團體運作,可見香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力量何等軟弱。

  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必須明白,當前和今後相當長時間裏,繼續實踐「一國兩制」,必須全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否則香港穩定繁榮無從談起。

  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須明白,香港作為中國一部分又同西方世界有千絲萬縷聯繫,無法躲避中美關係惡化;政府必須引導大多數香港居民站在國家一邊,否則,將陷入管治甚至憲制危機。   資深評論員、博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