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社會俗語有雲:「橋唔怕舊、最緊要受」,想不到,在知識及資訊科技已如此發達的今天,類似舊日「捉黃腳雞」、「仙人跳」、「種金術」一類的騙案,在今日港人社會竟然還會有市場,還有不少人會受騙上當,真係匪夷所思和講都冇人信矣。
然而,在今年良好的治安數據面前,有一樣罪案的數字卻不減反升、「一枝獨秀」,令人詫異、也令人吃驚,這就是詐騙案。
據警方公布,今年上半年錄得詐騙案三千六百七十一宗,比去年同期增加一百一十宗,上升百分之三點一。涉及網上情緣的詐騙案上升二點五倍至二百七十二宗、求職詐騙案上升三點三倍至六十九宗、投資詐騙案上升七成至九十宗、騎劫網上即時通訊應用程式詐騙案上升四倍至三百八十二宗;警方於上半年針對投資、求職及網上情緣等騙案,進行多個執法行動,共拘捕一百零九人,涉案受害人超過七百人,涉款二億五千三百多萬元。
此外,警方去年七月成立「反詐騙協調中心」,截至六月三十日,中心收到超過二萬二千個市民求助電話,並在二百八十八宗騙案中,與銀行合作攔截超過五億三千萬元失款。
這些詐騙案,為什麼會如此盛行和「成功」呢?從已披露的案情看來,騙徒的手法並不見得如何高明,不外是什麼合資做生意、「掉頭寸」以至所謂「網上情緣」、「我好愛你」而已,「橋段」可說已老掉牙齒,難得還真有人會上當。
不過,這些騙徒都有兩個共通點:一是懂得一般人貪小愛財和一些女人「恨嫁」的心理,二是懂得應用科技手法處理,如此只要「膽大心細」,「劇情」動人,不難得逞。
如何和這些騙徒「過招」,將仍會是警方今年下半年的「重頭戲」。邪不勝正,只要市民提高警惕、與警合作,騙徒最終也是會被識穿和難逃法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