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皇民史觀」磨滅台民眾同理心\朱穗怡

時間:2018-09-25 03:16:55來源:大公報

  最近台灣新竹市理髮店「納粹招牌」事件成為輿論焦點。對於外界的批評聲浪,相關肇事者辯稱「不知道關於納粹的歷史」。然而,二戰中法西斯主義的暴行是歷史課本中世界史部分必須教授的內容,屬於基本的歷史常識。去年新竹市中學生在校慶活動中穿納粹軍服、行納粹軍禮,歷史老師還坐在紙箱製成的坦克上扮演希特勒。難道連歷史老師也不知道歷史嗎?這到底是台灣教育的失敗,還是「皇民史觀」作祟?

  在二戰中,德國、日本、意大利在侵略擴張中相互勾結,結成了臭名昭著的法西斯軸心國同盟。當時,兩岸中國人都是法西斯主義的受害者。面對侵華日寇慘絕人寰的法西斯暴行,不甘屈辱的中華兒女展開了一場波瀾壯闊的偉大民族解放戰爭。而更早遭受日本侵略者蹂躪的台灣同胞也紛紛響應大陸同胞的抗日運動,最終贏得了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重大貢獻。然而,在那場慘烈的戰爭中,包括台胞在內的中國傷亡人數超過3500萬人。法西斯主義犯下的戰爭罪行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了最殘暴、最醜陋的黑暗一頁。而台灣卻不斷傳出宣揚納粹標識的事件,真令人匪夷所思。

  台灣媒體指出,島內民眾對納粹的標誌或服裝似乎有某種莫名的崇拜或嚮往,因而屢次傳出這類事端,顯然對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屠殺猶太人的血腥罪惡歷史,沒有足夠認識,反而顯露一派毫不為意的姿態,令人搖頭。這固然是造成「納粹服飾」、「納粹標識」事件層出不窮的原因,但更值得關注的是,島內的「媚日」教育嚴重扭曲了民眾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導致部分民眾對當年法西斯的罪行不以為然,當然也就不覺得宣揚「納粹標識」有什麼不妥了。而始作俑者正是民進黨。

  民進黨迄今拒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不願放棄「台獨」黨綱,大肆推行「去中國化」。其「反中」路線與日本安倍政府及右翼勢力的「反華」目標臭味相投、沆瀣一氣。為了討好日方,使之支持「台獨」,民進黨在陳水扁執政以及現在蔡英文上台後都不斷向外界灌輸「媚日」意識,包括淡化處理紀念抗戰的活動、美化當年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宣揚「慰安婦有可能是自願的」。在民進黨宣揚的畸形史觀中,佔據台灣半世紀的日本統治者竟然從「殖民者」、「侵略者」變成了「建設者」,致使一些民眾對日本侵略暴行完全無感,如此又如何能體會其他民族曾遭法西斯主義蹂躪的苦難呢?

  為掩飾「去中」、「媚日」的傾向,民進黨辯稱「台灣是多元社會」,當然有「多元史觀」、「多元聲音」。去年新竹中學的老師就以「尊重創意」為由未阻止學生模仿「納粹軍隊」。然而,「多元」不代表可以顛倒是非黑白,不代表可以踐踏他人的傷痛。難道台灣想被冠上「崇拜魔鬼」的惡名嗎?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