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北京觀察:新時代中非合作拓新「路」\馬浩亮

時間:2018-09-04 03:17:13來源:大公報

  中非論壇首日,「路」成為一個關鍵詞。在中非領導人與工商界代表高層對話會暨第六屆中非企業家大會開幕式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即以《共同邁向富裕之路》為題發表主旨演講,強調中國支持非洲國家參與共建「一帶一路」, 建設「共同繁榮之路」、「務實合作之路」、「開放包容之路」、「自由通暢之路」,打造「高質量發展之路」、「幸福之路」。

  「路」堪稱是概括中非合作的一個題眼和象徵。基礎設施是中非合作的重點領域,尤其以鐵路為代表。建造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坦贊鐵路,時至今日,仍然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援外項目之一。在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的大背景下,中非鐵路合作也進入新時期,中國鐵路不斷在非洲刷新紀錄。

  連接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和港口蒙巴薩的蒙內鐵路由中國出資建設,是該國獨立以來的最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未來還將打通連接起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盧旺達、布隆迪、南蘇丹等東非6國的鐵路網。在肯尼亞以北,連接吉布提和埃塞俄比亞首都的亞吉鐵路,是非洲第一條「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製造、中國運營」的跨國電氣化鐵路。

  中國在這些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極大改善了當地的經濟狀況,同時也為疏解中國國內產能、企業「走出去」提供支持,用事實回擊「新殖民主義」等質疑。這亦如習近平所指,「中非合作找準基礎設施不足等制約非洲發展的要害,把資金用在刀刃上,不搞花架子。」

  當然,鐵路只是中非合作之路的一個縮影。中國踐行大國責任,為非洲提供了許多力所能及的援助。中國援建的項目,跨越了半個多世紀的不同時期,包括了學校、醫院、港口、機場、文化、體育等不同領域,遍布非洲各個角落,被當地人稱為「龍的禮物」。

  從當年以非洲國家為主的第三世界「將中國抬進了聯合國」,到如今維護全球化和多邊主義、改善全球治理方面的通力協作,中非友好對於中國打開國際交往局面、擴大朋友圈、開展對外投資和經貿合作、增進國際舞台上影響力,都發揮了特殊作用。在新起點上,「一帶一路」與非洲工業化進程對接帶來的新機遇,亦將為中非產能合作開拓了更廣闊空間。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