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社評/高端人才聚集 香港如虎添翼

時間:2025-09-10 05:01:22來源:大公报

  位於瑞士洛桑的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昨日發布《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香港由去年的全球第九位大幅躍升至第四位,並超越新加坡成為亞洲第一,這是香港歷來最高排名。香港人才競爭力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同,反映特區政府近年推出的一系列吸引、培養及留住人才政策已見成效,為推動香港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強大動能,進一步提升香港社會對未來的信心。

  世界人才排名主要依據三大指標:投資和發展、吸引力及就緒度。香港在這三項指標上全面提升,其中在「吸引力」指標方面上升8位至第20位,「就緒度」上升1位至第3位,「投資與發展」亦上升1位至第12位。在多個細項評分中,香港也是表現優異,「科學學科畢業生」以高達42%的比例繼續領先全球,「金融技能」升至全球第3位,「管理薪酬和教育效能」雙雙位列全球第5位,「國際經濟」全球第6位,「司法公正」全球排第7位,「大學教育」全球第9位。這些數據顯示香港人才發展並非依靠單一領域的突破,而是整個人才系統的全面提升。

  因應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特區政府近年全力推動創科發展,並配套推出了以「高才通」為代表的一系列吸才政策,反應熱烈超乎預期,截至上月底共收到52萬宗申請,當中逾35萬宗獲批,已經抵港的人才超過23萬。特區政府歡迎外來人才及其家人持續落戶香港,充實勞動力,有效改善本港人口結構及填補人力資源的缺口,為本港經濟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特區政府也重視培育本地人才,視教育為投資未來,新財政年度香港教育支出1029億元,佔政府經常性開支17.5%。根據去年施政報告建議成立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由政務司司長領導,進一步整合資源,推動教育和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打造「留學港」品牌。

  香港在吸引人才方面凸顯了「一國兩制」的優勢,通過推動大灣區人才交流合作計劃,促進區內人才流動,為國際人才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全球創新指數」中,「深圳─香港─廣州」集群曾連續五年蟬聯全球第二位,今年更躍升至第一位。這種「內聯外通」的獨特定位,成為香港在世界人才競爭中超越新加坡的關鍵優勢。

  事實勝於雄辯。香港非但沒有出現西方輿論所渲染的所謂「人才外流」、「競爭力下降」現象,反而在全球人才排名中逆勢上揚;香港非但沒有「崩潰」,反而讓香港「崩潰論」一再崩潰。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引述世界人才榜排名,指出以過去兩年合計,香港排名累計上升12位,充分證明特區政府致力於加強教育和人才培養的努力。

  人才是核心競爭力,令人欣喜的是,香港近年來捷報頻傳,包括全球競爭力排名升至世界第三、重回國際金融中心三甲、商業法規和政府效率穩居世界前列、恒生指數升幅領跑全球、新股集資額全球第一、五所大學進入全球百強且排名節節上升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香港在各種世界排名中穩步前進,這是特區政府積極有為、改革破局的有力證明,更是「一國兩制」強大生命力的生動詮釋。

  各界殷切期待,特區政府以人才排名提升為契機,進一步優化人才戰略,在留住本地人才的同時擴大國際引進,加快國際創科中心建設,讓高質量發展的成果惠及每一個階層,因此催生良性循環,進一步提升香港對人才的吸引力,着力呼應中央要求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聚集高地的定位,為科教興國戰略作出更大貢獻。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